這才多久?
荀文淵的軍隊是何時到的?
竟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內(nèi),就做到了這一步?
尤其是曹操,他深知在混亂的廢墟中快速建立秩序的難度,這需要的不僅僅是武力,更是極高的組織效率和…一種難以言喻的凝聚力。
他看著那些巡邏的潁川軍士兵,雖然經(jīng)歷戰(zhàn)斗,甲胄染血,但眼神銳利,紀律嚴明,行動間自有法度,與周圍其他諸侯的軍隊氣質(zhì)截然不同。
“孟德兄,文臺兄,別來無恙!”
荀衍爽朗的聲音傳來。
只見他在趙云、黃忠的護衛(wèi)下,大步從城內(nèi)走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周身氣息圓融,仿佛剛才經(jīng)歷大戰(zhàn)的不是他一般。
曹操和孫堅連忙下馬迎上。
“文淵賢弟(兄)!”
兩人拱手,語氣中帶著由衷的佩服和一絲復雜,
“賢弟用兵如神,行動迅捷如雷,竟已掃清城內(nèi)亂軍,孟德(文臺)佩服!”
“二位兄臺過獎了。”荀衍還禮,嘆道,
“衍亦是剛到不久,可惜還是晚了一步,未能阻止董賊暴行,只能盡力撲救殘火,安撫遺民。如今城中局勢初定,然百廢待興,正需二位兄臺鼎力相助?!?/p>
他將兩人引入城內(nèi),簡要說明了情況:
董卓已挾持天子百官西逃,城內(nèi)西涼軍大部潰散或隨遷,只剩小股部隊負隅頑抗或趁亂劫掠,已被基本肅清。
同時也提到了救出唐姬以及擊退牛輔反撲之事,但關于傳國玉璽和賈詡投效之事,則暫時隱去不提。
曹操和孫堅聽得面色凝重,既憤慨于董卓的殘暴,又驚嘆于荀衍行動的效率與戰(zhàn)果。
“文淵兄真乃國之棟梁!”
孫堅性格剛直,由衷贊道,
“若非兄臺當機立斷,率先入城,這洛陽還不知要變成何等模樣!我江東兒郎,愿聽兄臺調(diào)遣,共襄義舉!”
他這話說得誠懇,顯然已被荀衍的表現(xiàn)折服。
曹操目光閃爍,心思更為深沉,他笑著附和:
“文臺兄所言極是。文淵賢弟高義,勇?lián)厝?,孟德豈能落于人后?我部將士亦愿聽從賢弟安排。只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精彩內(nèi)容!
他話鋒一轉(zhuǎn),看向西面,眼中露出憂慮之色:
“董卓西竄,天子蒙塵,此乃國之大恥!我等既入洛陽,當速議西進追擊之策,救回天子,方為上策啊!”
這才是曹操最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