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易主的消息,如同在平靜實則暗流洶涌的湖面投下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迅速擴散至整個天下。
荀衍,這個本就因虎牢關(guān)前力戰(zhàn)呂布、洛陽救駕、潁川治世而聲名鵲起的名字,如今更因兵不血刃接下徐州,逼退曹操,而被賦予了更多傳奇色彩。
一時間,徐州郯城,成為了天下目光匯聚的焦點,也成了無數(shù)自認(rèn)懷才不遇者心目中的希望之地。
州牧府內(nèi),荀衍并未急于大刀闊斧地改革,而是首先擺出了極其謙遜的姿態(tài)。
他深知,要想真正掌控徐州,光靠武力威懾和陶謙遺命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必須獲得本地世家豪強的支持,方能根基穩(wěn)固。
這一日,荀衍輕車簡從,拜訪了陳府。
陳家乃徐州地頭蛇,樹大根深,陳珪更是老謀深算。
對付此人,光靠學(xué)問不夠,還需展示實力與前景。
陳珪接待同樣隆重,但氣氛卻多了幾分謹(jǐn)慎與試探。
談話間,荀衍看似隨意地提及了屯田制、新的商稅法案以及對修行資源的分配構(gòu)想。
每一項都直指世家核心利益,卻又在可接受范圍內(nèi),并畫下了共同將徐州乃至未來更大蛋糕做大的藍圖。
陳珪老而成精,如何看不出眼前這位年輕主公的深意與手腕?
更令他心驚的是,荀衍偶爾目光掃來,那眸底深處仿佛有九彩玉璽虛影一閃而逝,帶著一股令人靈魂戰(zhàn)栗、忍不住想要頂禮膜拜的煌煌天威!
【叮!動用傳國玉璽一絲威能,成功震懾徐州陳珪,陳氏家族忠誠度大幅提升!】
陳珪沉吟良久,最終長嘆一聲:
“老夫觀天下諸侯,能兼具雄才大略與仁德之心者,寥寥無幾。文淵今日之言,老夫信了。陳家……愿效犬馬之勞?!?/p>
他不僅自己表態(tài),更修書數(shù)封,動員陳家遍布徐州的門生故吏,全力支持荀衍新政,并主動提出讓其子陳登出仕,輔佐荀衍。
陳登身具“湖海文心”,尤擅內(nèi)政、農(nóng)桑與水利,更兼修有奇異功法,能感應(yīng)地脈、克制水族妖物,正是治理徐州、應(yīng)對未來可能的水戰(zhàn)或水患的絕佳人才!
荀衍禮賢下士、見識超卓的名聲迅速傳開。
加之他本身就是潁川荀家出身,背景深厚,一時間,原本還在觀望的徐州士人紛紛心動。
這一日,州牧府外,來了兩位氣質(zhì)不凡的文士求見。
正是避亂江東,聞訊北歸的彭城名士張昭、張纮兄弟。
此二人皆乃王佐之才,因避亂隱居,聞荀衍之名及在徐州的作為,特意北歸前來相投。
荀衍聞報,大喜過望,親自出迎。
是夜,州牧府書房內(nèi),燭火通明,荀衍與張昭、張纮、陳登三人徹夜長談。
從民生凋敝談到恢復(fù)生產(chǎn),從兵制改革談到水軍建設(shè),從世家關(guān)系談到寒門提拔。
荀衍結(jié)合現(xiàn)代知識與這個世界的實際情況,提出的諸多構(gòu)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