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的硝煙尚未完全散去,北方的天際線已被另一場更為恢弘、決定整個北方命運的戰(zhàn)火染紅。
界橋——這條橫亙在冀州與幽州之間,看似平凡的河道,此刻已成為兩大巨頭袁紹與公孫瓚傾注全力、賭上命運的角斗場。
淮南行營靜室之內,荀衍雙目微闔,周身文心武膽之力以一種玄妙的頻率流轉,與識海中那方傳國玉璽隱隱共鳴。
【洞虛之眼】神通在消耗了不菲的人皇氣運點后,硬生生將千里之外界橋戰(zhàn)場的部分景象,如同破碎的鏡片般,投射在他的感知之中。
那不是尋常的戰(zhàn)爭畫面,而是氣運、軍陣煞氣、文心謀略、武膽法相交織碰撞的,屬于這個玄幻時代的史詩!
畫面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界橋北岸嚴陣以待的幽州大軍。
公孫瓚,這位威震北疆的“白馬將軍”,立于陣前。
身披亮銀甲,手持棗陽槊,武膽神勇境中期的氣血如同狼煙,身后一頭神駿無比、肋生雙翼的天馬法相昂首嘶鳴!
他麾下五萬大軍,其中三萬幽州步卒結成的厚重軍陣穩(wěn)守中軍與兩翼,而最令人矚目的,是身后那近兩萬“白馬義從”!
這些白馬騎士,人人驍勇,氣息相連,軍陣煞氣在上空凝聚成一匹更加龐大、幾乎遮天蔽日的白色天馬軍魂!
鐵蹄微踏,白色洪流蓄勢待發(fā),凜冽的寒氣與銳金之氣甚至讓界河的流水都凝結了一層薄冰!
“袁本初!背信棄義,犯我疆界,今日便讓爾等河北鼠輩,見識幽燕男兒的厲害!”
公孫瓚的怒吼透過遙遠的空間碎片傳來,帶著一往無前的決絕。
界橋南岸,袁紹軍陣更是浩大,旌旗招展,號稱十萬!
袁紹身披華貴甲胄,立于紫蓋之下,面容沉穩(wěn),眼神深處帶著掌控一切的冷厲。
他周身籠罩著一層氤氳的紫氣,那是四世三公累積的龐大家族氣運與河北邙山劍派支持的象征,隱隱有紫薇帝星的虛影沉浮,尊貴而威嚴。
中軍是數(shù)萬精銳步兵,陣型嚴謹,殺氣森然。
陣前,一員面容冷硬、氣息沉凝如山的將領如山而立,一身武修亦是神勇境初期。
正是袁紹麾下大將,麴義!
他并未騎馬,而是立于一支僅千人的重甲步兵之前。
這些步兵人人身著玄黑重甲,手持近乎等人高的巨型大盾和特長戟,沉默如山,正是麴義精心訓練的“先登死士”!
更后方,近千名強弩士半跪于地,手中并非普通弩機,而是刻畫著破甲、穿透符文的大型強弩,弩箭寒光閃爍,瞄準了對岸。
側翼,文丑率領的三萬精銳步騎混合軍團,如同蓄勢待發(fā)的獵豹,幽冥影豹法相的虛影在文丑身后若隱若現(xiàn),充滿了速度與力量感。
“伯圭(公孫瓚字),汝不識天命,妄動刀兵,今日界橋,便是汝葬身之地!”
袁紹的聲音透過空間碎片傳來,帶著浩蕩的威嚴。
“袁本初!休逞口舌之利!幽燕男兒,隨我破敵!”
公孫瓚怒喝一聲,棗陽槊前指,天馬法相光芒大放,
“白馬義從,隨某破敵!”
“轟隆隆——!”
近兩萬白馬義從同時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