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帝江不得不不斷的淘換新人進入其中,開始大海撈針的找尋可以修習巫術的族人,但是收效甚微。不得以帝江只能舍棄一切外務,參與到巫術的修習之中,然后他就成功了,與此同時,最新進來的一批族人之中也奇跡般的出現(xiàn)了數(shù)十位可以修習巫術的族人。奇怪的是,在帝江沒有修習成功之前,他們對于巫術根本毫無頭緒,但是帝江修習成功之后,他們就明顯的可以感受的氣運的存在,然后一舉踏入修習巫術的門檻。
彭古對此的解釋或者說理解就是必須在大氣運之人的身邊才能有修習巫術的能力,這當然是想當然了。真實的情況是,只有帝江運功的時候,這片領地的氣運才能以他為中心聚合,才能因為氣運濃度的提升給一般族人提供溝通氣運的契機,但是這并不是沒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因為他們修習了氣運相關的巫術,他們徹底和巫族綁死,成為鴻鈞謀劃天道的一枚棋子,而且是終究被棄的棋子,從他們修習巫術開始,他們的命運已經(jīng)注定,被卷入量劫,死無葬身之地。
帝江修習了巫術之后,開始發(fā)散的創(chuàng)立了巫術、巫器、巫丹三門不同的流派。其中巫術是根本,在消除了帝江不能久戰(zhàn)的弊病的同時,帝江將空間法則融于巫術之中,因此后世傳說之中的帝江可不只是肉身作戰(zhàn)這唯一一種作戰(zhàn)方式,他的空間法則術法更是響徹洪荒,單獨對戰(zhàn)兩位妖皇陛下而不敗的存在,更是在對戰(zhàn)之中用術法給帝俊來了一個大的,要不是太一始終常伴帝俊身側,就空間法則的打擊之下,被放逐虛空也不是不能想象的。
之后句芒掌握木之法則,將巫丹一道發(fā)揚光大,結合巫醫(yī)的發(fā)展,讓巫族擺脫了沒有血肉補充的窘境,讓普通的巫族族人也有了單獨和妖族對戰(zhàn)的實力。之前用耗死巫族的方法被打破之后,巫族在洪荒的生存環(huán)境從此開始慢慢的改善起來。
至于巫器一道則是帝江聯(lián)合彭古等人一并鉆研出來的,用氣運和血脈之力浸漬后,可以用巫族之人的心頭血開啟巫器,之后性命交關,只要不斷用自身的氣血溫養(yǎng)巫器,原則上巫器是沒有上限的,當然,材質(zhì)本身的品階會限制巫器的品階,因此巫器雖然在巫妖量劫之時也是大發(fā)異彩,但是終歸不過是曇花一現(xiàn)。
當然,后世所謂需要滴血認主的法器大多屬于巫器一脈,只是因為巫族在巫妖量劫之后要么融入人族,要么進入地府,因為巫器殘存于世的并不多,但是只要找到真正的巫器,有和巫器的血脈相近,滴血自然可以認主,但是能發(fā)揮多大的效果那就是一個謎了。
要是人族滴血之后,能夠簡單的發(fā)揮出巫器最基本的功能已經(jīng)是不可多得的,就人族區(qū)區(qū)幾十年的壽命和不值一提的氣血,還是免談了!至于有巫族血脈的人族另當別論。落到妖族和仙神手上,就那其貌不揚的樣子對于妖族還勉強可以接受,仙神哪一個不是嗤之以鼻?但是問題是妖族血脈倒是不缺,只是巫器要是能臣服于妖族還見了鬼了,因此,巫器在后世也成為絕唱,徹底消失在歷史之中。
但是現(xiàn)在帝江等人還是打造出來一些巫器,帝江更是提出打造十二都天神煞大旗的設想,至于十二都天神煞大陣也是從這套巫器慢慢發(fā)展起來的,因為雜糅巫族的血脈,最終凝聚出盤古真身作戰(zhàn)的無上大陣也是后化。
帝江之所以要打造大旗,原因就在于在之前的教授之中,被他教授過的族人下意識的開始以他馬首是瞻,逐漸開始和其他的族人有意無意的區(qū)隔開來。帝江有鑒于此便有了各自領著族人開拓洪荒的想法,而大旗則可以作為標記領地的標志,成為巫族的向心力的象征。至于之后自稱盤古血肉造化的一族,也是妖族穿鑿附會的說法,總不能因為打不過龍族余孽吧,打不過盤古父神血肉造化的一族就很合理。
巫族對此樂的不聲不響,隨著時間的更迭他們也樂意以此自居。只是可惜,關心則亂的彭古將巫術推廣出去之后選擇離開領地,去找尋破解自斬后遺癥的方法,要是她耐心待在領地,而不是去找尋女媧問計,當句芒等人一個個的達到法則之境,依次打造出專屬于自己的十二都天神煞大旗,并依此立陣凝聚出盤古真身,自然而然的自行進入逆轉血脈煉制盤古真身的話,也不會徹底落入鴻鈞的算計,但是,這一切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
要是老君等人沒有陷入沉睡,也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阻止彭古的作死行為,或者說他們會不會設法介入此事!要知道現(xiàn)在的洪荒宇宙已經(jīng)開始接收封神世界,那耗費三界之力融入洪荒大陸的不全的盤古真身已經(jīng)具備,這個世界還需要重新生成一個盤古真身嗎?但是現(xiàn)在,一切都不可阻止。
等帝江發(fā)現(xiàn)彭古不見得時候,開始派出族人遍尋洪荒,期待能將大姐接引回來,為此付出的巫族性命也是不少,更是因為與彭古有過交集的巫族之人一個個凋零,讓彭古的事情徹底被隱匿起來,就連三清對此可以說也是一無所知。
彭古走后不久,巫族除了帝江等修習了巫術的族人以外,那些還來不及自斬靈魂的族人還好,其余族人因為靈魂恢復的原因,不得不對自己進行再斬的動作,而因此喪命的巫族族人的數(shù)量每一天都沖擊著帝江在內(nèi)巫族的心智,讓他們即便修習了巫術也難保性格上的缺失不慢慢的暴露出來。因此,巫族好斗的名聲也就此傳遍洪荒。
巫族那種一路莽到底的風格就此成型不說,暴躁幾乎成為刻入他們骨髓的印記,成為鴻鈞手中最快的一把刀,可以肆意拿捏!
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是修習了巫術的族人也逃不過靈魂恢復的命運,也更逃不過不斷自斬的搏命歷程。隨著自斬的次數(shù)疊加,巫族的數(shù)量從龍漢量劫結束到巫妖量劫之前幾乎沒有多大的變化,那再自斬中逝去的巫族哪一個不是晚年凄慘無比,自斬失敗的結果就是血脈反噬,變異!因此時常會有奇特的生物出現(xiàn)在巫族的領地,成為巫族不得不出手滅絕的存在,他們中有渾身長毛的不詳,有皮毛皆去的肉球,有天降血雨之后化作影類生物在天空肆虐洪荒的大恐怖。。。。。
他們死亡之后的靈魂是巫族看不到的,但是這種殘破的靈魂和幽淵族進攻西游世界的有著幾分相似,也不知其中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