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鐵丹爐靜靜地放置在清理出來的山洞空地上,爐身銘刻的簡易符文在昏暗的光線下若隱若現(xiàn)。林晚盤膝坐在丹爐前,神情肅穆,如同面對一場莊嚴的儀式。
林承宗和林蘇氏遠遠地站在洞口附近,屏息凝神,既期待又緊張,生怕打擾到女兒。
煉丹的第一步,是暖爐。目的是讓丹爐均勻受熱,達到適合投藥的溫度。
林晚深吸一口氣,排除雜念,將狀態(tài)調(diào)整至最佳。她雙手虛按在丹爐兩側(cè)的入火口,按照《林氏丹術(shù)初解》記載的法門,緩緩調(diào)動丹田內(nèi)的太初之氣。
灰白色的氣流順著經(jīng)脈流淌至掌心,這一次,她沒有強行讓其模擬出熾熱的火焰,而是引導(dǎo)它呈現(xiàn)出一種溫和而持續(xù)的熱力。這種熱力無形無質(zhì),卻遠比普通柴火更加集中和可控。
嗡……
丹爐表面的符文微微亮起,開始吸收熱力。爐壁的溫度逐漸升高,一股熱浪緩緩擴散開來。
林晚閉目凝神,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感知丹爐的溫度變化上。她的神識相比于同階修士,因為太初之氣的滋養(yǎng)和《太初噬靈訣》的錘煉,似乎要強上那么一絲,這讓她能勉強捕捉到爐內(nèi)溫度的細微差異。
“溫度夠了。”約莫一炷香后,林晚睜開眼,低聲道。
第一步,順利。
接下來是投藥。她選擇煉制的是最簡單、幾乎沒什么失敗成本的“辟谷丹”。主藥是常見的黃精、茯苓,輔以少許甘草和靈米粉末。
按照丹方順序,她小心翼翼地將處理好的黃精粉末投入丹爐。藥粉落入滾燙的爐底,立刻發(fā)出輕微的“滋滋”聲。
最關(guān)鍵的時刻到了——萃取藥力精華!這需要精準控制火候,既要保證藥力被充分萃取出來,又不能溫度過高導(dǎo)致藥性流失或焦糊。
林晚全神貫注,掌心輸出的太初熱力時而增強,時而減弱,如同呼吸般富有節(jié)奏。她的額頭漸漸滲出細密的汗珠,神識的消耗巨大。
丹爐內(nèi),黃精粉末在無形熱力的包裹下緩緩融化,一絲絲淡黃色的藥力精華被提煉出來,懸浮在爐中。這個過程看似平靜,實則兇險,對控火者的心神是極大的考驗。
時間一點點過去,黃精的藥力萃取順利完成。林晚不敢有絲毫松懈,立刻投入第二味藥材茯苓……
林承宗夫婦在一旁看得心驚肉跳。他們雖不懂煉丹,但也知道煉丹師需要時刻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對靈力的掌控要求極高。女兒才煉氣西層,神識和靈力都遠未達標,能支撐得住嗎?
然而,林晚的表現(xiàn)超出了他們的預(yù)期。她雖然臉色微微發(fā)白,呼吸也有些急促,但雙手穩(wěn)如磐石,眼神專注而清澈,仿佛進入了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
太初之氣在這種精細操控下,似乎也變得更加馴服。它那混沌包容的特性,在萃取不同屬性的藥材時,反而展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優(yōu)勢——它不像單一屬性的火焰那樣會對特定藥材產(chǎn)生偏好或排斥,而是以一種相對“中立”的方式,溫和地激發(fā)著每一味藥材的藥性。
終于,所有藥材的精華都萃取完畢,在丹爐中心匯聚成一團顏色混雜、能量波動不穩(wěn)的液體。
最后一步,凝丹!
這是最難的一步,需要將不同屬性的藥力完美融合,壓縮凝聚成固態(tài)丹丸。火候稍有偏差,輕則藥力散失,煉成廢丹,重則藥力沖突,首接炸爐!
林晚深吸一口氣,將體內(nèi)剩余的大半太初之氣毫無保留地注入雙掌!掌心的熱力陡然提升,變得灼熱而霸道,將爐內(nèi)那團藥液緊緊包裹!
“凝!”
她心中默念,神識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引導(dǎo)著藥力相互滲透、融合。藥液在高溫高壓下劇烈翻滾,不斷縮小,顏色也逐漸趨于統(tǒng)一。
汗水浸濕了林晚的鬢發(fā),她的身體因為過度消耗而微微顫抖。但她咬緊牙關(guān),死死支撐著。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只是一瞬,也許是永恒。
丹爐內(nèi)翻滾的藥液終于平靜下來,中心處,三顆龍眼大小、表面粗糙、顏色灰白不均的丹丸緩緩成型,散發(fā)出一股淡淡的、略帶焦糊味的藥香。
成了?!
林晚精神一松,整個人幾乎虛脫,癱坐在地上,大口喘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