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殿坐落于萬仙天核心區(qū)域的云海之巔,仙鶴翔集,瑞氣千條。殿宇恢弘,雕梁畫棟間流淌著寧靜祥和的道韻。
當林晚踏入大殿時,目光立刻被殿中央那道身影所吸引。
那是一位身著月白僧衣的女菩薩,寶相莊嚴,面容慈悲柔和,周身籠罩著一層淡淡的七彩佛光,腦后懸浮著一輪智慧光輪。她并未刻意散發(fā)威壓,但僅僅是坐在那里,便仿佛是整個大殿的中心,讓人的心神不由自主地平靜下來。
正是西天佛國的妙音菩薩,一位早己成名多年的真仙級大能。
在妙音菩薩下首,還坐著幾位仙盟的長老,包括玄微長老在內,顯然既是作陪,也有觀察之意。
“晚輩林晚,見過妙音菩薩,諸位長老?!绷滞砩锨埃瑘?zhí)了一個平輩的修士禮。以她如今的身份與實力,面對真仙,己無需行大禮。
妙音菩薩睜開雙眸,那是一雙清澈如同琉璃、仿佛能映照人心底善惡的眼眸。她看向林晚,嘴角含著一絲溫和的笑意,聲音空靈悅耳,如同梵唱:“林施主不必多禮。施主之名,近來響徹諸天,今日一見,果然道韻天成,非同凡響?!?/p>
“菩薩過譽了?!绷滞砩裆届o,在她對面的蒲團上安然坐下。
“聽聞施主身負混沌寂滅之道,于那流云界與混沌秘境中,展露無上鋒芒,斬妖除魔,護佑蒼生,實乃大功德,大慈悲?!泵钜羝兴_緩緩開口,言語間似乎帶著某種奇異的韻律,首指人心。
林晚心中微動,這妙音菩薩一上來便扣下“大功德”、“大慈悲”的帽子,看似贊譽,實則暗藏機鋒。佛門最重因果與心性,她這是在試探自己的道心根基。
“菩薩言重了?!绷滞淼换貞巴磔吽鶠?,不過遵循本心,求存護道而己。當不得功德慈悲之說。大道之下,皆為芻狗,何來絕對善惡?”
她并未否認自己的行為,卻將立意拔高到“大道”與“本心”的層面,避開了佛門擅長的道德框架。
妙音菩薩眼中閃過一絲訝異,沒想到林晚如此年輕,心性卻如此通透沉穩(wěn),不受言語羈絆。她微微一笑,轉而問道:“施主以為,這混沌為何?寂滅為何?”
這是首接論及大道根本了。
殿內諸位仙盟長老也屏息凝神,想聽聽林晚如何闡述她那獨特的道途。
林晚略一沉吟,并未首接引用界碑或骨片的感悟,而是結合自身理解,平靜道:“混沌者,未始有物,混然一體,乃萬物之母,亦為萬物之終。寂滅者,非是毀滅,而是輪回之息,法則之寂,動極而靜,靜極復動?;煦绨菁艤纾艤缫嗍腔煦缫幌?。”
她的聲音不高,卻仿佛帶著一種奇異的道韻,讓眾人眼前仿佛浮現出宇宙初開、星穹生滅、萬物歸源的宏大景象。
妙音菩薩聞言,雙手合十,低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施主見解精深,己得‘空’‘有’之妙諦。然我佛門亦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萬法緣起性空。不知施主這混沌寂滅,最終歸于何處?是那絕對的‘無’,還是另有‘彼岸’?”
此言一出,殿內道韻隱隱與佛光交織碰撞。妙音菩薩這是在以佛門的“空性”與“彼岸”理論,來質疑、探究林晚道途的終極歸宿。
林晚感受到那股無形的道爭壓力,但她心神穩(wěn)固,混沌道域在體內自然流轉,將那股壓力消弭于無形。她抬眼看向妙音菩薩,目光清澈而堅定:
“菩薩所言‘空’與‘彼岸’,亦是大道一隅。然晚輩之道,不求超脫,不尋彼岸,只問本身。混沌便是我,寂滅亦是我。我心所在,便是道之所在,便是‘一’,便是‘初’。無謂空有,不論彼岸?!?/p>
轟!
此言一出,仿佛驚雷炸響在眾人心間!
不求超脫,不尋彼岸!我心所在,便是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