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門深處,核心禁地,時空秘境。
外界不過旬月,秘境之中,卻因時間流速的差異,已悄然流逝數(shù)載光陰。
王也盤膝坐于秘境中央的混沌青蓮虛影之下,身周不見磅礴氣勢,也無靈氣旋渦,唯有返璞歸真的寧靜。他雙目微闔,呼吸若有若無,整個人仿佛與腳下的青石、周遭流轉(zhuǎn)的淡淡霧氣、乃至這方秘境的空間法則融為一體。
西行數(shù)載,踏遍諸神樂園,歷經(jīng)文明碰撞,收服黑暗勢力,對話教廷巔峰,探索失落秘境,最終更是在百慕大三角,匯聚全球之力,與舊日支配者的恐怖投影展開殊死搏殺。這其中的每一段經(jīng)歷,都堪稱傳奇,足以載入史冊。而所有這些經(jīng)歷的感悟、收獲的能量、對抗強敵時迸發(fā)的潛能,此刻正如百川歸海,在他化神后期巔峰的修為基礎(chǔ)上,進行著最后的沉淀、提煉與融合。
識海之內(nèi),景象恢宏。原本浩瀚無邊的神識海洋,此刻變得更加凝練,色澤深邃,猶如蘊含了整片星空的夜空。海洋中央,那尊與王也面容一般無二的元神,已從最初的虛幻光影,變得凝實無比,肌膚紋理清晰可見,周身道韻流轉(zhuǎn),散發(fā)著永恒不滅、萬法不侵的韻味。元神雙眸開闔間,似有宇宙生滅、星河輪轉(zhuǎn)的景象一閃而逝。
在其丹田處,那枚混沌金丹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真正意義上的“混沌?!?。這片海洋并非死寂,而是充滿了無窮的生機與造化,仿佛天地未開時的原始狀態(tài),蘊含著衍生萬物的本源力量?;窕?,便是將元嬰與神魂徹底融合,煉神返虛,最終在丹田開辟出這片代表自身大道根源的“神?!被颉暗涝础薄M跻驳幕煦绾?,因其《無上天元心法》的至高起點和無名的混沌本質(zhì),更是遠超尋常化神修士,廣袤深邃,不可測度。
“嗡——”
一聲輕微的道鳴自王也體內(nèi)響起,并非聲音,而是一種大道規(guī)則的共振??M繞在他身周的最后一縷異種能量——絲源自克蘇魯體系的混沌低語雜質(zhì),被混沌海徹底煉化、吸收,轉(zhuǎn)化為最本源的混沌之氣。至此,西行所得的所有力量,無論東方靈氣、西方圣光、黑暗原力、自然之力、乃至舊日支配者的混亂之力,皆被《無上天元心法》霸道地熔于一爐,完美地融入他自身的混沌大道之中。
剎那間,王也的氣息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那種與天地渾然一體的感覺愈發(fā)明顯,仿佛他便是這方秘境規(guī)則的延伸,一舉一動皆可引動法則相隨。他的修為,已然水到渠成地踏入了化神期的極致——化神大圓滿!
然而,臻至化神大圓滿,王也臉上并無多少喜色,反而眉頭微蹙,陷入更深層次的思索。
力量的增長已近乎達到此界的極限,但他清晰地感覺到,前方似乎橫亙著一道無形無質(zhì),卻堅實無比的壁壘。這道壁壘并非能量積累不足,也非對法則的感悟不夠,而是源于“心”。
《無上天元心法》后續(xù)篇章關(guān)于“練心期”的闡述浮現(xiàn)在他心間:“化神易得,道心難求。元神雖凝,若心鏡蒙塵,則大道如隔紗望月,可見而不可即。練心者,洗盡鉛華,照見本真,于萬丈紅塵中礪道心,明己志,斷塵緣,了因果,直至心念通透,圓融無礙,方能感應(yīng)天心,觸摸劫關(guān)……”
簡而言之,化神期是力量的極致升華,而練心期,則是心性的終極蛻變。需要主動入世,經(jīng)歷紅塵萬丈的洗禮,在復(fù)雜的人情世故、愛恨情仇、權(quán)力欲望、生死考驗中,不斷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明確自己追尋的“道”究竟是什么,斬斷那些可能成為渡劫時心魔的執(zhí)念與牽掛,使道心如同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鉆石,純凈、堅硬、璀璨,足以映照天道,承載即將到來的天劫之威。
這與他在西方接觸到的某些信仰體系中的“贖罪”、“懺悔”或“苦修”不同,并非通過自我懲罰來尋求超脫,而是一種更為積極、更為超然的“體驗”與“超越”。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終再回歸“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螺旋式上升過程。需要入世沉浮,卻又要保持一絲真靈不昧,出淤泥而不染。
“我的道,是什么?”王也捫心自問。
是追求個人的長生久世,逍遙天地間?初得戒指,踏上仙路時,這或許是他最本能的渴望。但經(jīng)歷了太多,守護宗門,整合東方,對抗邪神,引領(lǐng)地球文明……肩膀上沉甸甸的責(zé)任,早已將他的個人命運與整個文明的興衰緊密相連。
是守護?守護元初門,守護腳下的地球,守護這方孕育了他的文明?這無疑是強大的動力,但若執(zhí)念過深,是否會成為另一種羈絆,在未來的天劫中化作最可怕的心魔?若為了守護而必須行霹靂手段,沾滿血腥,這份因果又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