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給了王也啟發(fā)?!稛o上天元心法》可以煉化陰氣,那么是否也可以分辨和選擇性地吸收更高品質的陰氣,就像修仙小說中挑選靈氣充沛的洞府一樣?或許對修煉效率有所幫助。
筆記中還記載了吳大師與其他一些“同道”的交流(暗中觀察或交易所得),提到了幾種不同的能量體系。除了東方的陰氣、煞氣,還有西方提到的“暗影能量”、“負能量”,甚至某種來自“星空”的、混亂而令人瘋狂的能量(疑似克蘇魯體系)。吳大師試圖用東方的煉鬼術去融合這些異種能量,結果無一例外都導致了實驗品的瘋狂和自毀,但他樂此不疲,認為找到了新的方向。
這些內(nèi)容讓王也的眼界開闊了不少。這個世界的力量體系遠比他想象的復雜,東西方的超自然力量似乎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甚至可能存在某些更詭異、更宏觀的威脅。
合上筆記和秘籍,王也閉目沉思了許久。
雖然邪法本身邪惡無比,但通過這種“反向解析”,他獲益良多。對鬼物、僵尸、詛咒等超自然存在的形成、特點、弱點有了系統(tǒng)性的了解,不再是霧里看花。通過對陰氣、怨念、煞氣的分析,對《無上天元心法》煉化萬氣的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開始思考如何優(yōu)化吸收能量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他也意識到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詭異手段,提前有了心理和應對策略上的準備。比如,需要準備一些針對性的符箓(如更強的破煞符、靜心符、護身符),甚至可以考慮煉制一些簡單的辟邪法器。隱約了解到本地乃至更廣闊范圍內(nèi)黑暗世界的冰山一角,包括資源流轉(盜墓、黑市)、人員構成(邪修、中間人、境外勢力)、以及不同力量體系的碰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也低聲自語。這些邪惡的知識,反而成了他成長的養(yǎng)分,讓他更加看清了前路的艱難與危險。
他將邪法秘籍重新用油布包好,打上封印符文,鄭重地收進儲物戒指的最深處。這東西絕不能流露出去。
做完這一切,他感到自己的神識因為高強度地分析和記憶而有些疲憊,但精神卻愈發(fā)清明。
此刻,再回想“城西老軸承廠”,他心中的恐懼減少了幾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審慎的探究欲。吳大師筆記中提到那里的陰氣發(fā)生了“劇變”,甚至引動了“石人”。結合“百事通”警告的“地脈陰竅”和“石傀”,那里究竟在發(fā)生什么?
他決定,等狀態(tài)調(diào)整到最佳,一定要去外圍仔細探查一番,不深入,只觀察。
而在此之前,或許可以先從另一個相對容易的目標入手——那把來自吳大師的古怪鑰匙。它究竟對應著哪里?
王也的目光再次變得銳利起來。修行之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知識,同樣是力量的一種。
---
*(第四十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