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陽光毫不吝嗇地灑滿白水城,將夜晚的涼意驅散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混合著塵土、香料與牲畜氣息的燥熱。城中的主要集市——被稱為“四方市”的地方,早已是人聲鼎沸,摩肩接踵。各色人等匯聚于此,語言各異,服飾斑斕,構成一幅活色生生的西域風情畫卷。
郭震信步走在熙攘的人流中。他換上了一身普通的青色布袍,并未佩戴顯眼的長劍,只將一柄短劍隱于袍內,但那份俊朗的容貌和挺拔的身姿,以及眉宇間不自覺流露出的疏狂俠氣,仍讓他在人群中顯得鶴立雞群。他此行并非閑逛,而是遵循大哥東方墨“體察民情”的暗示,用心觀察這白水城的脈搏。
他留意到粟特商人精明地討價還價,漢人工匠專注地打造器物,突厥牧民牽著牲口大聲吆喝,也有吐蕃僧人沉默地穿行其間。繁榮之下,確實如東方墨所言,隱藏著些許不易察覺的緊張。一些胡商看向唐軍巡邏隊的眼神帶著謹慎,而某些漢人商販聚在一起低聲交談時,臉上也難掩憂慮。
正當他走到一處販賣中原絲綢和瓷器的攤位前時,一陣激烈的爭吵聲打破了局部的和諧,迅速吸引了周圍人的注意。
“該死的胡獠!竟敢污損我的貨物!今日不賠個十倍價錢,休想離開!”一個尖利的聲音用漢語高聲叫罵,充滿了刻薄的憤怒。
郭震循聲望去,只見一個穿著綢緞、體型微胖的漢人商販,正揪著一個穿著樸素、面色惶恐的突厥老者的衣襟,唾沫橫飛地斥責。地上散落著幾匹色彩鮮艷的絲綢,其中一匹確實被踩踏過,留下了清晰的污痕。那突厥老者似乎漢語不精,只是連連擺手,用生硬的漢語夾雜著突厥語焦急地解釋著,大意是不小心被人群擠撞所致,愿意賠償,但求對方息怒。
然而,那漢商卻不依不饒,聲音越來越大,言語間充滿了對胡人的鄙夷和侮辱:“爾等蠻夷,不識王化,只會偷奸?;《ㄊ枪室鉃橹?!來人啊,把這些蠻子都抓起來見官!”他身后幾個看似伙計的壯漢也圍了上來,氣勢洶洶。
周圍看熱鬧的人越聚越多,漢胡皆有,議論紛紛。一些胡人面露憤慨,卻敢怒不敢言;一些漢人則覺得商販過分,但也無人出面制止。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小小的沖突眼看就要演變成一場族裔間的對立。
郭震眉頭緊鎖,他看出那漢商頗有借題發(fā)揮、煽風點火之嫌。而且,他敏銳地注意到,人群外圍有幾個身形彪悍、眼神閃爍的突厥壯漢,正冷冷地盯著場中,手按在腰間的刀柄上,似乎隨時準備發(fā)難。這絕非簡單的意外糾紛。
就在漢商伙計欲動手推搡那突厥老者時,郭震動了。他身形一晃,如同游魚般輕松穿過人群,恰好擋在了老者身前,面對那幾個壯漢。
“住手?!惫鸬穆曇舨桓?,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他目光平靜地看向那漢商,“掌柜的,不過是一匹絲綢受損,何至于此?這位老丈已然認錯愿賠,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此大動干戈,驚擾市集,恐非經商之道吧?”
那漢商見郭震氣度不凡,先是一怔,隨即惱羞成怒:“你是何人?敢管閑事!他污我貨物,按律賠償,天經地義!莫非你要包庇這些胡獠?”
郭震不慌不忙,先是轉身用流利的突厥語溫言安撫了那驚魂未定的老者幾句,示意他不必害怕。然后才轉向漢商,朗聲道:“我乃過路之人,路見不平而已。律法固然要講,但亦需分明是非。方才我在一旁看得清楚,老丈確是被身后之人擁擠,身不由己,并非故意。掌柜的開口便是十倍賠償,動輒辱及族類,怕是另有所圖吧?”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周圍的人群,尤其是那些面露不滿的胡商,聲音提高了幾分,既用漢語,又用突厥語重復了一遍核心意思:“諸位請看,白水城乃大唐疆土,朝廷設立市集,本為便利四方商旅,互通有無,共謀生計。無論是漢是胡,守法經營,皆受王法保護。若因些許小事,便相互攻訐,挑起紛爭,最終受損的是誰?是這市集的安寧,是各位賴以生存的商路!若有宵小之輩,意圖借此生事,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其心可誅,其行當罰!”
這番話,有理有據(jù),既點明了漢商借機敲詐的可能,又站在維護商路共同利益的高度,呼吁理性與和諧。尤其難得的是他流利的雙語轉換,讓在場的胡漢商旅都聽得明白,頓時引起了廣泛的共鳴。不少胡商點頭稱是,一些明事理的漢人也覺得郭震說得在理。
那漢商被駁得啞口無言,臉色一陣青一陣白。外圍那幾個突厥壯漢見情勢逆轉,郭震又似乎不好惹,交換了一下眼色,悄悄退入了人群,消失不見。
這時,一隊巡城的唐軍聞訊趕來。為首的低級軍官正要詢問,卻見人群中一位一直默默觀察、身著尋常文士袍服、氣質沉穩(wěn)的中年男子走了過來。他對著軍官低聲耳語了幾句,軍官神色一肅,點了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jié)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后面更精彩!
那文士模樣的男子這才轉向郭震,拱手道:“這位公子明辨是非,息事寧人,維護市集安定,令人欽佩。在下裴行儉,添為安西都護府錄事參軍。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郭震心中一動,裴行儉?他雖初來西域,但也聽過此人之名,乃是安西都護府中有名的干吏,以文武雙全、熟知邊情著稱。他連忙還禮:“在下郭震,郭元振。見過裴參軍。區(qū)區(qū)小事,不足掛齒,只是不忍見小人挑撥,壞了這白水城的和氣?!?/p>
裴行儉仔細打量了郭震一番,見他年紀雖輕,但從容不迫,見識不凡,更兼有一身不俗的武功底子(方才穿行人群的身法他已看在眼里),心中已是暗贊。他微笑道:“郭公子過謙了。若非公子出面,今日之事恐難善了。公子見識超卓,心懷大局,實乃難得。不知郭公子現(xiàn)居何處?若有余暇,裴某倒想與公子多多請教?!?/p>
這番話語,已是明確的賞識與招攬之意。郭震想起昨夜大哥東方墨的點撥,心知機遇已至,便從容應答:“暫居駝鈴驛。裴參軍若有垂詢,郭某定當知無不言?!?/p>
一場看似偶然的市井風波,就此平息。但郭震的名字,以及他今日展現(xiàn)的膽識、武功、口才與見識,卻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在這白水城中漾開了漣漪。而最重要的漣漪,便是落入了裴行儉這位安西都護府實權人物的眼中。暗處的東方墨,若得知此景,想必會對這“二弟”的初次亮相,露出滿意的神色。鋒芒初露,鵬翼已待展翅之風。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