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千年一吻的含義 > 第245章 泰影遠逝·治名暗附(第1頁)

            第245章 泰影遠逝·治名暗附(第1頁)

            均州,地處山南東道,雖非瘴癘蠻荒之地,但相較于長安的恢弘繁華,終究顯得僻遠冷清。魏王府邸坐落于州城一隅,規(guī)制雖仍保留著親王的體面,卻門庭冷落,往日里攀附逢迎的賓客早已作鳥獸散,唯有幾名老仆依舊恪盡職守,維持著這府邸表面上的運轉(zhuǎn),內(nèi)里卻彌漫著一股驅(qū)不散的、名為“失勢”的沉滯氣息。

            春日的陽光,似乎也吝于光顧這失意王爺?shù)耐ピ?,只在天井中投下幾塊慘白的光斑。李泰獨自坐在書房里,窗外是新綠的庭樹,生機勃勃,卻愈發(fā)襯得他心境的灰敗。他比幾年前清瘦了許多,原本圓潤的面龐瘦削下來,顯出了幾分棱角,卻也帶上了揮之不去的郁色。那雙曾經(jīng)閃爍著野心與聰慧光芒的眼睛,此刻顯得有些空洞,怔怔地望著案頭一份剛剛由舊日門客輾轉(zhuǎn)送來的書信。

            信上并未多言朝局,只簡略提及,《括地志》已于長安由太子主持,正式宣告編纂完成,陛下甚悅,太子亦贊譽有加,已命抄錄頒行。

            “《括地志》……完成了……”李泰喃喃自語,聲音干澀。他緩緩起身,走到靠墻的一排書架前,手指拂過那些他曾耗費無數(shù)心血搜集來的、堆積如山的輿地方志、前代地理雜著。為了這部書,他廣召學(xué)者,傾注財力,與蕭德言等人反復(fù)商討體例,批閱初稿……那時的他,意氣風(fēng)發(fā),視此書為彰顯自身文治之才、超越太子李治的重要籌碼,是通往儲君之位的一塊堅實的踏腳石。

            他仿佛還能看到自己在燈下與學(xué)者們辯論考據(jù)的身影,聽到他們?yōu)槟硞€州縣沿革爭得面紅耳赤的聲音。那些嘔心瀝血的日夜,那些對未來的無限期許,如今都化作了這信紙上冰冷的幾行字,和一個與他李泰已然無關(guān)的、光鮮亮麗的結(jié)局。

            一種混合著巨大失落、不甘與自嘲的酸楚,猛地涌上心頭,堵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他猛地一拳砸在書架上,震得灰塵簌簌而下。為什么?為什么他嘔心瀝血,卻為他人做了嫁衣?為什么父皇如此偏心?就因為他李治仁孝嗎?

            憤怒之后,是更深的無力與悲涼。他知道,自己徹底輸了。不僅輸?shù)袅藘ξ?,連這曾經(jīng)寄托了野心的心血之作,也成了妝點他人門面的功績。他的名字,或許只會在史書的角落,被寥寥提上一筆“初,魏王泰奏請撰《括地志》……”,而后,所有的榮耀,都將歸于父皇的英明,歸于太子的賢德,歸于蕭德言等人的辛勞。

            他緩緩滑坐在冰冷的地面上,背靠著冰冷的書架,將臉深深埋入膝間。肩膀微微聳動,卻沒有哭聲傳出。這無言的啜泣,比嚎啕大哭更顯絕望。他像是一個被遺忘在歷史角落的影子,所有的光芒都已遠去,只剩下無邊無際的黑暗與冰冷。

            長安,東宮,麗正殿書閣。

            與均州魏王府的冷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處的燈火通明與沉穩(wěn)有序。太子李治并未在舉行什么盛大的儀式,他只是換下了沉重的朝服,著一身杏黃色的常服,坐于寬大的書案之后。案上,正攤開著《括地志》的核心卷帙——《序略》與《關(guān)內(nèi)道》部分。

            燭火跳躍,映照著他年輕卻已漸顯沉穩(wěn)的面容。他的目光專注地掃過書頁上那些精煉準(zhǔn)確的文字,關(guān)于京兆府、關(guān)于岐州、關(guān)于隴州……關(guān)于這帝國心臟地帶的每一處關(guān)隘、每一條河流、每一座重要的城池。

            他的閱讀,并非文人雅士的欣賞把玩,而是帶著明確目的的學(xué)習(xí)與思考。

            “原來靈州有此地利,控扼河套,北御突厥,西通河西……”他指尖點著地圖上的一個點,若有所思,“若漕運能再加以改善,屯田興利,則邊軍糧餉可無憂矣?!?/p>

            他又翻到關(guān)于河北道德州、魏州的記載,眉頭微蹙。“河北之地,人煙稠密,物產(chǎn)豐饒,然水系繁雜,漕運多阻。此地安穩(wěn),則天下糧倉穩(wěn)固;此地若亂……”他沒有說下去,但眼中已閃過一絲凝重。高句麗局勢不穩(wěn),若將來用兵,河北便是前線的大后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喚來東宮屬官,吩咐道:“將此書與戶部近年籍賬、兵部輿圖相互參詳,命人摘錄各道州縣之要沖、物產(chǎn)、兵備、漕運關(guān)鍵處,另編一冊,務(wù)求簡明扼要,便于查閱?!?/p>

            他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將這部宏大的地理著作,轉(zhuǎn)化為未來施政的實用工具。他敏銳地意識到,《括地志》的價值,不僅在于其知識的廣博,更在于它能幫助他更清晰地認知這個龐大帝國的肌理,了解何處是命脈,何處是軟肋,何處可興利,何處需防災(zāi)。

            在這個過程中,他自然而然地,將《括地志》的完成與自己的監(jiān)國身份、與貞觀盛世的文治武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部書,仿佛天生就是為了輔佐他這位未來的明君而誕生。至于它最初的發(fā)起者,那位遠在均州的兄長,在李治的認知里,已漸漸淡去,如同一個模糊的、不合時宜的注腳。

            泰影遠逝,沉淪于個人悲歡的泥沼;治名暗附,則將前人的遺澤,化為了自身前行的資糧與聲望無形的基石。在這無聲的交替中,時代的車輪,碾過個人的榮辱,滾滾向前。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