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府,書房。
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冷雨,敲打在芭蕉葉上,發(fā)出沉悶而持續(xù)的聲響,更襯得室內(nèi)燭火搖曳,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李治獨自坐在寬大的書案后,面前攤開著一卷《孫子兵法》,目光卻早已失焦,穿透書頁,落在了不知名的虛空處。
那驚破長安的景陽鐘聲,如同重錘,至今仍在他耳畔嗡鳴。洮州失守!隴右門戶洞開!每一個字都像燒紅的鐵釘,狠狠扎進他的心里。朝會雖罷,但作為親王,他自有渠道得知比尋常官員更詳盡的消息——守將劉仁軌力戰(zhàn)殉國,敵軍奇襲得手,疑似內(nèi)應(yīng)作祟……
這些信息,與他懷中那份雖已銷毀、卻字字刻入腦海的密信內(nèi)容,嚴絲合縫地重疊在了一起!
“吐蕃異動,非無源之水……有巨木盤根,內(nèi)通外聯(lián),資敵以糧秣,泄機于敵國,欲引狼入室,亂我社稷,以解自身之困。跡象指向,恐與宋國公府牽連甚深……”
密信上的話語,此刻如同詛咒般在他腦中回響。不是疑似,是確鑿!蕭家,為了自家的權(quán)位,竟然真的做出了這等通敵賣國、自毀長城的勾當!一股混合著滔天憤怒、深深無力感和巨大恐懼的寒意,瞬間席卷了他的全身。他仿佛能看到西北邊陲,烽火連天,將士浴血,百姓流離,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卻正安然置身于這繁華長安的朱門之內(nèi)!
“砰!”李治猛地一拳砸在書案上,震得筆架上的毛筆簌簌抖動。他胸口劇烈起伏,眼圈因憤怒和缺乏睡眠而泛紅。身為李唐皇子,自幼聆聽父皇教誨,深知江山社稷之重,黎民百姓之苦。如今眼睜睜看著國賊當?shù)?,禍亂邊疆,他豈能無動于衷?!
一個強烈的念頭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燃燒起來:立刻進宮!將密信之事稟報父皇!將蕭家的罪行公之于眾!讓這群蠹蟲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然而,這個沖動的念頭剛剛升起,便被更深的理智強行壓下。
證據(jù)呢?
密信已被他銷毀,那是為了保護信息來源,也是出于謹慎。如今他空口無憑,僅憑一份來歷不明、已不復(fù)存在的密信,如何去指證當朝國舅、根深蒂固的蕭家?蕭瑀只需一句“晉王受奸人蒙蔽,構(gòu)陷重臣”,便可輕易反轉(zhuǎn)局勢。屆時,不僅無法鏟除奸佞,反而會打草驚蛇,讓蕭家有了防備,甚至可能狗急跳墻,做出更瘋狂的事情。自己也會被卷入無盡的紛爭,失去父皇的信任。
可是,難道就任由他們逍遙法外,繼續(xù)禍國殃民嗎?邊關(guān)將士的血難道就白流了嗎?
兩種情緒在他心中激烈交戰(zhàn),撕扯著他。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無力感,仿佛被困在了一張無形的大網(wǎng)中,空有滿腔熱血,卻找不到發(fā)力之處。雨水敲窗的聲音,此刻聽來如同萬千冤魂的哭泣,讓他心煩意亂。
他煩躁地站起身,在書房內(nèi)來回踱步。目光掃過書架上一排排的史書,《史記》、《漢書》、《三國志》……歷代興衰,忠奸斗爭,此刻都化為了沉重的壓力壓在他的肩頭。他想起了父皇近年來偶爾流露出的對朝中黨爭的疲憊,想起了武媚那日雪夜關(guān)于“眾志成城”和“星火燎原”的話語。
“不能急……不能亂……”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深吸了幾口帶著濕冷空氣的涼氣?!氨仨氁写_鑿的證據(jù),要有萬全之策。”
他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隙,冰冷的雨絲夾雜著寒意撲面而來,讓他混亂的頭腦清醒了幾分。他望著窗外被雨幕籠罩的、模糊不清的王府庭院,心中漸漸有了一個模糊的方向。
他不能直接出面,但他或許可以……借助外力?那個神秘的“墨羽”,他們既然能送來如此關(guān)鍵的密信,必然掌握了更多不為人知的線索。他們是否也在行動?是否也在搜集證據(jù)?
還有……他想到了幾位以剛正不阿著稱、且深得父皇信任的東宮舊臣,如于志寧、張玄素等。他們或許不會輕易相信一份匿名密信,但若是由自己以探討邊患、請教方略的名義,將某些疑點(比如敵軍為何能精準找到地圖未載的險道?為何能輕易解決懸崖哨位?)在不提及密信和蕭家的情況下,委婉地提出,引導(dǎo)他們自己去思考、去調(diào)查,是否會更好?
這是一個危險的念頭,等于將自己也置于了暗流之中。但比起直接硬碰硬的莽撞,這似乎是目前唯一可行且相對穩(wěn)妥的辦法。
李治的眼神逐漸變得堅定。他關(guān)上窗戶,回到書案前,鋪開一張素箋。他沒有寫下任何具體的計劃或名字,只是提筆蘸墨,緩緩寫下了幾個字:
“謀定后動,查實慎言?!?/p>
這既是對自己的告誡,也是一個無聲的決心。他不能像熱血少年般沖動行事,必須運用智慧,如同下棋一般,看清全局,落子無悔。
他喚來一名絕對忠誠的心腹內(nèi)侍,低聲吩咐道:“去,請王師傅(指他的王府咨議參軍,一位謹慎老成的學(xué)者)過府一敘,就說本王近日讀史,有些困惑,想向他請教。記住,要隱秘?!?/p>
他需要先聽聽真正信得過的謀士的意見,完善自己的想法。同時,他也要想辦法,看看能否與“墨羽”建立更直接的聯(lián)系,哪怕只是傳遞一個信號:他,晉王李治,已經(jīng)準備好了,愿意在合適的時機,為鏟除國賊貢獻一份力量。
暗室之中,燭火依舊搖曳。年輕的晉王,在國難當頭的巨大壓力下,開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政治謀劃。前路艱險,但他已別無選擇。
喜歡千年一吻請大家收藏:()千年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