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吃?同???同勞動?
胡強低頭看著自己那雙沾滿泥污、腳趾露在外面的破解放鞋,再看看腳下這片被踩踏得稀爛、混雜著麥殼、塵土和牲口糞便的泥地。
一股巨大的、荒誕的悲涼,夾雜著深入骨髓的自嘲,像洶涌的冰水,瞬間淹沒了他。
原來需要“蹲下去才能看到螞蟻”的泥腿子,從來只是他自己。而她,早已站在了他無法企及的岸上,皮鞋光亮,纖塵不染。
毒日頭烤得玉米葉子打了卷兒,大槐溝的田地里,汗珠子砸在黃土地上,立刻洇開一小片深色印記,轉眼又被蒸騰的熱氣舔干。
馮淑琳剛卷起勞動布工裝的袖口,一只腳還沒踏進壟溝,就被十幾雙粗糙的大手連攔帶擋地“請”了回去。
“馮干事!使不得!萬萬使不得喲!”老把式趙老栓急得直跺腳,布滿溝壑的臉上全是真心實意的焦急,“您快回樹蔭底下歇著!這點活兒,我們老骨頭還折騰得起!”旁邊幾個婆姨也七嘴八舌地幫腔:
“就是就是!淑琳妹子你可忘了?剛來那會兒,手上磨得全是血泡,化膿發(fā)燒,在衛(wèi)生院躺了七天!可遭老罪了!”
“這毒日頭,再把你曬暈過去可咋整?快回去!樹底下涼快!”
“如今你是咱公社的臉面,哪能像俺們泥腿子一樣下死力氣?”
馮淑琳象征性地又往前邁了半步,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無奈笑容:“鄉(xiāng)親們,我這來蹲點,就是要同勞動……”話音未落,就被更大的聲浪淹沒。
“那是上面瞎操心!咱大槐溝認你這個人!”
“對對對!你在樹蔭下看著,就是跟我們心在一塊兒干!”
仿佛馮淑琳不是來勞動的干部,而是田頭一尊需要精心供奉的菩薩。馮淑琳最終“拗不過”眾人的熱情,半推半就地退回到田壟旁那棵枝葉繁茂的老柿子樹下。濃密的綠蔭瞬間隔絕了灼人的陽光,只留下絲絲清涼。她倚著粗糙的樹干,看著田地里那些古銅色的脊背在熱浪中起伏,汗水沿著肌肉的溝壑肆意流淌,滴落在龜裂的泥土里。她微微瞇起了眼,伸手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鬢角,白皙的手腕上,一塊嶄新的上海牌手表在樹影的間隙里反射出幾點冷硬的光。
“同勞動”的硬性規(guī)定,在她這里,巧妙地轉化成了田埂上的“監(jiān)工”和打谷場上的“宣講”。
傍晚的打谷場,揚起的麥塵在夕陽里形成一道金色的薄霧。馮淑琳站在場邊一塊略高的石碾上,手里展開一份《紅旗》雜志,清脆的聲音穿透喧囂的勞動號子:
“……知識分子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我們要徹底改造世界觀,在三大革命的熔爐里鍛煉成鋼!”她念得字正腔圓,抑揚頓挫,帶著一種天然的感染力。一圈社員圍著她,或蹲或站,聽得入了神,連手里揚場的動作都慢了下來。胡強抱著一捆麥秸走過,目光掃過她被晚霞鍍上金邊的身影,掠過她手腕上那塊刺目的上海表——去年此時,她纖細的手腕上纏著的還是記工分的麻繩標記。
“同吃同住”,馮淑琳倒是履行得一絲不茍。按照規(guī)矩,她每天輪換著去社員家吃派飯,一頓飯按標準給三兩糧票一毛錢。
消息一出,整個大槐溝都沸騰了。家家戶戶都憋足了勁兒,盼著馮干事那雙锃亮的黑皮鞋能踏進自家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