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1977年高考錄取名單 > 第129章 公社五大員(第1頁)

            第129章 公社五大員(第1頁)

            “工業(yè)券?”胡悅愣了,“我只聽過糧票、布票,還有專門買自行車的票?”

            “那叫工業(yè)券,專門針對自行車、縫紉機這些工業(yè)產(chǎn)品,”吳運才搖了搖頭,拉開抽屜,從里面拿出幾張泛黃的紙片——1972年的工業(yè)券,像褪色的蝴蝶標本似的壓在玻璃板下,“這玩意兒一般只給工廠職工和單位人員發(fā),農(nóng)民根本拿不到,除非拿好東西換。我當年那5張券,是我爹把準備打棺材的杉木,換給了運木材的司機,司機又給供銷社主任塞了條大前門煙,才換來的?!?/p>

            胡悅聽得咋舌:“5張工業(yè)券這么金貴?”

            “你算筆賬就知道了,”吳運才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5張工業(yè)券,相當于5個人一個月不買肥皂(省肥皂票),5個農(nóng)民一個月不點煤油燈(省油票)——那會兒工資全國統(tǒng)一,我剛工作時,一年才攢兩張,我爹工齡長,一年也才四張,攢夠5張,足足等了兩年!”

            “那怎么活下去啊?”胡悅?cè)滩蛔枴?/p>

            “能怎么活?省著過唄!”吳運才嘆了口氣,“不過現(xiàn)在寬松點了,單位的小盛前陣子買了輛大金鹿自行車,花了160塊,那是他攢了大半年的工資,頓頓吃窩頭就咸菜,有回餓昏在糧庫,還是保管員偷著塞了把戰(zhàn)備黃豆,才緩過來的?!?/p>

            胡悅看著玻璃板下的工業(yè)券,又想起雙溝村社員們攢票的模樣,忽然明白:在這個票證年代,一件看似普通的自行車,背后藏著多少人的辛酸。她端起桌上的熱水,喝了一口,心里卻在琢磨:以后要是在公社能幫上忙,得想辦法讓社員們少走點彎路,別再為一張票愁白了頭。

            吳運才夾著煙,給胡悅勾勒出小盛的模樣:“小盛一個月工資才三十塊,他媳婦在大隊小學代課,一個月就十幾塊,倆口子除去油鹽醬醋、孩子的學費,一個月頂多剩幾毛錢。為了買自行車,他從大半年前就開始摳搜——發(fā)了工資就往公社信用社存,手里緊得跟啥似的,天天啃咸菜窩窩頭,就著白開水往下咽,一周都見不著半點葷腥。”

            “那他撐得?。俊焙鷲?cè)滩蛔枴?/p>

            “撐不住就往同事家串門??!”吳運才笑出了聲,煙蒂在煙灰缸里磕了磕,“大伙兒都知道他攢錢買車,也都體諒——每次公社有公辦招待,就喊他去‘照顧客人’,其實是讓他趁機吃口肉、喝口湯,補補身子。他也機靈,每次都把客人照顧得妥妥帖帖,自己也能偷偷填填肚子?!?/p>

            胡悅聽著,突然想起華慶軍在雙溝村蹲點時的模樣——每次他騎著那輛永久牌二八大杠到大隊部,第一件事就是從挎包里掏出塊干凈的粗布,蹲在地上一點一點擦車。車把上沾了點泥,他能擦五分鐘;要是看到車梁被石頭劃出痕跡,眉頭能皺半天,心疼得跟割了肉似的。

            有次跟著華慶軍走訪社員,路上遇到坑洼的土路,他從不直接騎過去,而是下車推著走,生怕顛壞了車;大雨過后道路泥濘,他干脆把自行車扛在背上,二八杠倒掛著像個銀十字架,車鈴鐺在陰云里泛著冷光。曬谷場邊光腳的孩子追著車架跑,泥漿在腳趾縫里“噗嗤”作響,他卻半步不挪,寧肯自己褲腿沾滿泥,也不讓半點泥水濺到車上。

            “那會兒男孩子要是能有輛自行車,比現(xiàn)在年輕人買輛吉普車還風光!”胡悅笑著感慨,“雙溝村的后生們,要是誰能騎上永久、大金鹿,走在村里能引來一串羨慕的眼神,連提親的媒婆都能多上門兩回!”

            吳運才一聽,趕緊抓起胡悅送的竹葉青,湊到鼻尖深吸一口氣,陶醉地瞇起眼:“可不是嘛!油鹽醬醋茶,這是老百姓的命根子!供銷社、百貨公司的售貨員,手里攥著布票、糖票、肥皂票,稍微松點口,就能讓社員多買半尺布、半斤紅糖——你說這職業(yè)能不招人羨慕?”

            他話鋒一轉(zhuǎn),又說起駕駛員:“現(xiàn)在的駕駛員,那可是高級人才!汽車本來就稀罕,一般人別說坐,就是見都少見——你記不記得,馬路上要是過一輛汽車,村里的孩子能丟了石子兒、沙包,追著汽車跑二里地,就為多聞兩口汽油味兒!”

            胡悅使勁點頭——她在雙溝村見過這場景,有次公社的卡車來送化肥,十幾個孩子跟在車后跑,嘴里喊著“汽車!汽車!”,直到卡車開遠了,還站在原地望著車尾的塵土發(fā)呆。

            “不過我說的駕駛員,大多是機耕隊的農(nóng)機手,”吳運才補充道,“咱們公社有機耕隊,有拖拉機、脫粒機,可數(shù)量太少了!一到農(nóng)忙,各個大隊都搶著要,排號能排到半個月后——不是誰都能當農(nóng)機手的,得先去縣里進修,考了駕照,再跟著師傅學個兩三年,能修車、能耕地,才算真正出師!”

            衛(wèi)生員的事,胡悅也熟——公社有衛(wèi)生院,村里有保健站,在缺醫(yī)少藥的年代,衛(wèi)生員手里攥著盤尼西林、退燒藥,誰家有人感冒發(fā)燒、頭疼腦熱,都得求著衛(wèi)生員。雙溝村洪災時,村保健站的王衛(wèi)生員背著藥箱,蹚著洪水給傷員包扎,手里的半瓶酒精都當成寶貝,滴一滴都要算著用?!罢l家還沒個生老病死?衛(wèi)生員握著救命的藥,自然受人待見!”胡悅說。

            最近因為洪災宣傳,胡悅跟廣播員打交道最多:“縣里有廣播站,公社也有,家家戶戶房梁上都掛著有線廣播,天天播新聞、放樣板戲。老百姓沒電視,所有信息都靠廣播——廣播員、通訊員在村里就是‘文化人’,要是誰家孩子在廣播站上班,全村人都得高看一眼!”

            吳運才又說起賣票員:“這職業(yè)是知青下鄉(xiāng)才火起來的!農(nóng)村交通不方便,知青回家得去汽車站買票,一到過年過節(jié),車站排的隊能繞供銷社兩圈!要是有親戚在車站賣票,能走后門提前上車,不用在寒風里凍大半天——你說這特權(quán)誰不想要?”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