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你說吧。”
“第一、每個車斗里,安放四個泡沫保溫箱,高度比車斗要低一點點?!?/p>
“第二、每個車斗里,安放一臺電瓶,一臺冷熱兩用的飲料機。電瓶給飲料機供電。飲料機要有三個出水口。”
“第三、每輛車子,配備一個遮陽棚,紅綠兩種顏色,像雨傘一樣,可以折疊的。棚子上面要寫著‘勤工儉學(xué)’個大字。遮陽棚的面積大小要超過整輛三輪車?!?/p>
“第四、每輛車子,每天配備400個紙杯,400個小紙袋。紙杯和紙袋也要紅綠兩種顏色,上面也要打印四個字,勤工儉學(xué)?!?/p>
“對了,特別打印出兩個折疊篷,伸展開來,面積要達到二十平方。我是要在下面擺放桌子凳子,卡拉ok設(shè)備?!?/p>
……
李永恒跟資源攝取儀洋洋灑灑的交流了一大堆,都是在腦海中完成的。
沒有發(fā)出一點聲音。
這臺資源攝取儀的性格好得很,完全沒有任何脾氣。李永恒跟它提到一個要求,它就立刻開工打印。
凡是有不符合李永恒的要求,馬上撤掉,重新打印出實物。
資源攝取儀如此的聽話配合,使得李永恒都要大發(fā)感慨:還是跟機器打交道好??!無論自己怎么實驗,怎么反復(fù)折騰,機器都不會給你甩臉色!
他甚至想給每一輛三輪車都裝上電動機,就跟后世的那種電動三輪車一樣。
再一想,還是算了。不能太過分啊,畢竟現(xiàn)在是一九八七年。
一九八七年的人們,吃苦耐勞,能擁有一輛三輪車,已經(jīng)是喜出望外了。用自己的兩條腿去蹬三輪車,那不是應(yīng)該的嗎?
一個多小時之后,資源攝取儀按照李永恒的要求,經(jīng)過多次修改,終于把每輛三輪車的配置都給打印出來了。兩個折疊篷也打印出來了。
李永恒看看時間,才是晚上8點半,距離11點半還遠得很。
還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實驗。
他記得,在七星市的市區(qū)十字街那里,有一家做飲食的百年老店。店里的八寶粽子,味道好極了。一個粽子賣五角錢,別嫌貴,你去得晚了還吃不上,賣光了!
除此之外,那家老店里的鹵肉粉、三鮮粉,都比別家的顯得更好吃。
于是,李永恒按照記憶,向身邊的這臺資源攝取儀描述了美味的八寶粽子。
“你可以打印出來嗎?”
“可以?!?/p>
“真的?!”
“我可以試一試,打印出幾種八寶粽子給你品嘗,然后你選定其中一種?!?/p>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