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你回來了。這個棗可好吃了,你上去給我摘一點吃吧。我給你說啊,剛才有個矮胖的婦女要進來要棗吃,嘴里還不干不凈的,被劉師傅給罵走了?!?/p>
“陽哥,是賈嬸,不過她沒敢進來,我也沒給她棗?!?/p>
“哦,沒事,不就是一點棗嗎,無所謂的?!?/p>
其實林陽心里還在犯嘀咕,奶奶的,這到處都是麻煩,看來這個棗樹弄不好也要引起一場風(fēng)波。
有一年爺爺讓院里的人來打棗,留下一點,其余的都分給大院的人了。結(jié)果易中海為首的幾個人分配的時候很不均勻,出了不少事情,連帶著爺爺也吃了掛落。爺爺生氣就不再讓他們弄了,都是自己找人打棗然后自己分配的。
就是這樣,聽說還引起不少人的不滿意,林陽有一次曾經(jīng)為此和院子里的人發(fā)生了言語的沖突,要不是爺爺制止,林陽很可能會發(fā)怒打人。
只是由于爺爺?shù)目刂?,林陽才沒有發(fā)火,也就是院子里的人不知道林陽已經(jīng)學(xué)武多年,身手特別厲害,否則真的是無人敢齜牙的。這也是林陽不懼怕四合院的人多根本原因,不服就干,這個時期一般的打鬧派出所還是不管的。
“哎,林陽,你車上帶的是什么啊,看著分量不輕???”婁曉娥看著林陽的自行車說道。
“哦,那是大米,我找人弄了一袋子大米。對了,這個大米很好的,你走的時候帶上一些,讓阿姨也嘗嘗?!?/p>
“哦,打開我看看來,也不能放在這里了,容易讓太陽曬壞的。對了,你吃飯了嗎?我和雨水都吃完了,你要是餓了就自己去吃點吧?!?/p>
“嗯,我不餓。對了,雨水,咱家的米缸放到那里了?!?/p>
“都在西廂房呢?!?/p>
林陽從車上接下來米袋子,一手提著來到了西廂房,找到了米缸,此時跟在后面的雨水已經(jīng)掀開了蓋子,里面只有雨水買的不到3斤大米。
林陽提起米袋子就把大米緩緩地倒進米缸,隨著大米的流出,雨水和婁曉娥一人抓起了一把仔細觀看:
“曉娥姐,這個米真白啊,看上去真好,你聞聞,還真香,應(yīng)該很好吃。比在糧店里買的要強?!?/p>
“嗯,是很好,以前還真沒見過這樣白的大米?!?/p>
此時,林陽已經(jīng)倒進了接近一半的大米,就停了下來,將手中的米袋子放在一邊的缸蓋上,對雨水說道:
“雨水,你給我找個小短繩,我把米袋子給扎上,讓你娥姐走的時候帶上?!?/p>
“不用找了,我自行車上的那個剪下一段就行了,反正我也很少用它捆東西?!?/p>
“嗯,也行,你留著它也沒用。”
來到棗樹下坐下,林陽看到不僅有工人在修門垛,還有幾名工人在處理倒座房的地基,看來劉本順是準備先做倒座房了。
“哥,你不是要打棗嗎?怎么還在這里坐著???”
“打什么棗?我是說摘棗,看著啊?!?/p>
說完林陽便站起身來,幾步來到棗樹下。這棵棗樹實際上并不高,從樹干到上面有枝干分叉的地方只有2米多一點的高度,倒是兩只主要枝丫的高度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