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舉之后,林則徐并沒有立即踏上仕途。
為了準備會試,他繼續(xù)刻苦學習。
同時,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他還在福建巡撫張師誠的幕府中擔任文書工作。
在幕府中,林則徐接觸到了大量的政務文件和官場事務,這讓他對官場的運作和社會的實際情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張師誠十分賞識林則徐的才華和能力,他不僅悉心教導林則徐處理政務的方法,還讓他參與一些重要的決策。
在張師誠的指導下,林則徐的政治素養(yǎng)和辦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他學會了如何應對復雜的政治局面,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系,這些經驗對他日后的仕途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809年,林則徐第一次參加會試,可惜未能考中。
但他并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1811年,林則徐再次參加會試,終于考中了進士,被選為庶吉士,進入翰林院學習。
在翰林院的三年時間里,林則徐系統(tǒng)地學習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拓寬了自己的視野。
1814年,林則徐結束了翰林院的學習,被授予編修一職。
此后,他先后擔任了國史館協(xié)修、撰文官、翻書房行走等職務。
在這些崗位上,林則徐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展現(xiàn)出了卓越的工作能力和敬業(yè)精神。
1820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江南道監(jiān)察御史。
這是他第一次擔任地方官職,他深知自己肩負著為百姓謀福祉的重任。
在任期間,林則徐積極關注民生問題,彈劾了一些貪污腐敗的官員,為百姓伸張了正義。
他還深入基層,了解百姓的疾苦,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建議。
例如,他針對當時水利設施年久失修的問題,提出了加強水利建設、疏浚河道的建議,得到了上級的重視和采納。
三、治水興利:民生工程中的卓越貢獻(1820-1832)
1821年,林則徐因父親生病請假回家侍奉。
1823年,他被任命為江蘇按察使。
江蘇是當時全國的經濟中心之一,但同時也面臨著水患頻繁、社會治安混亂等問題。
林則徐到任后,立即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他深入了解當?shù)氐乃闆r,發(fā)現(xiàn)太湖流域的河道淤塞嚴重,導致水患頻發(fā)。
為了治理水患,林則徐親自帶領官員和百姓進行水利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