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戴維看著土著回旋鏢突然頓悟:"這玩意兒能帶人上天!"
他興奮地在報紙上發(fā)表《論垂直飛行器的可行性》,卻沒想到被科學家群嘲:"黑叔叔懂什么空氣動力學?"
在那個時代,科學界對土著發(fā)明家的偏見和歧視是顯而易見的。
戴維的預言雖然有些超前,但卻被科學家們視為無稽之談。
然而,20年后直升機問世,當初的報紙被做成了表情包在部落流傳。
這個諷刺的結果讓戴維既感到無奈又感到欣慰。
更扎心的是,當他拿著自己設計的"飛天魔毯"圖紙找投資人時,對方指著上面的蜘蛛網(wǎng)圖案問:"這是飛行路線圖?"
戴維弱弱回答:"不,這是我昨晚壓到的蟑螂。。。"
這個尷尬的對話讓他的發(fā)明再次被嘲笑和質(zhì)疑。
然而,戴維并沒有因此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求。
四、文壇"背鍋俠"奇遇記
1930年,戴維把自己收集的部落傳說交給人類學家史密斯。
他本以為自己的貢獻會得到認可和尊重,卻沒想到轉(zhuǎn)頭發(fā)現(xiàn)這貨把書出版了——作者欄根本沒他名字!
這個打擊對戴維來說無疑是巨大的。
他辛苦收集的部落傳說被他人盜用,自己的名字卻被抹去。
部落長老安慰道:"別難過,至少他把你畫的插圖畫成了抽象派。"
這句話雖然帶著調(diào)侃,但也透露出他們對戴維遭遇的無奈和同情。
70歲生日當天,戴維收到最奇葩的禮物:新書《被偷走的人生》扉頁上,出版商貼心標注"本書靈感來源于某個不知名土著"。
這個標注無疑是對戴維的又一次嘲諷和羞辱。
他的名字再次被抹去,他的貢獻再次被忽視。
然而,戴維并沒有因此沉淪或放棄。
他依然堅持自己的科研和創(chuàng)作,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和傳承部落的文化和歷史。
五、國家級的搞笑致敬
2018年,澳大利亞央行把戴維印在50元紙幣上。
這個決定本是對戴維的認可和致敬,卻沒想到鬧出史詩級烏龍。
紙幣背景印著他發(fā)明的"圓周運動轉(zhuǎn)換器",看起來像馬桶抽子。
這個設計無疑是對戴維發(fā)明的又一次嘲諷和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