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里帝國的“黃金暴發(fā)戶”日常:奢華與荒誕交織的帝國盛景
當伊本·巴圖塔在1352年踏足馬里帝國時,這個西非霸主正處于一種獨特的“土豪晚期綜合征”階段,其奢華程度與荒誕行徑令人瞠目結舌。
此時的馬里帝國,剛剛經歷了曼薩·穆薩(mansamusa)那場驚世駭俗的“黃金大撒幣時代”。
曼薩·穆薩,這位富可敵國的國王,懷揣著對信仰的虔誠與對彰顯國力的渴望,帶著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其中包括60頭滿載黃金的駱駝,踏上了前往麥加的朝圣之路。
沿途所經之地,他毫不吝嗇地大肆揮灑黃金。
在開羅,大量黃金的涌入瞬間打破了市場的平衡,金價暴跌,經濟陷入一片混亂,這場因黃金泛濫引發(fā)的經濟危機,足足讓開羅市場癱瘓了三個月之久。
曼薩·穆薩的這一壯舉,被現(xiàn)代經濟學家形象地評為“人類史上最凡爾賽的經濟危機”,其奢華與張揚可見一斑。
而馬里帝國的種種爆笑名場面,更是將這種“土豪”氣質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當馬里官員接見伊本·巴圖塔率領的使團時,為了彰顯國家的富有與尊貴,竟在談判桌上堂而皇之地擺放了兩坨巨大的純金礦石,美其名曰“談判氛圍組”。
伊本在日記中無奈地吐槽道:“他們甚至異想天開地用金粉給駱駝洗澡,聲稱這樣能防跳蚤,也不想想這得浪費多少黃金!”
在馬里,食鹽也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奢侈品”。
由于當?shù)厝松形凑莆罩汽}技術,商隊便將鹽磚精心雕琢成各種精美的藝術品進行販賣。
在一次盛大的宴會上,伊本親眼目睹了一場因鹽雕而引發(fā)的鬧劇。
一塊心形鹽雕剛一亮相,便引得貴族們爭搶不已,場面瞬間失控,眾人你推我搡,最終鹽雕在激烈的爭奪中碎成渣。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這些平日里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族們竟紛紛趴在地上,像饑餓的野獸般舔食著地上的鹽渣,那貪婪的模樣與他們高貴的身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二、驢友的“公務員”奇遇:在魔幻職業(yè)副本中艱難求生
作為摩洛哥蘇丹特派的“首席體驗官”,伊本·巴圖塔在馬里帝國開啟了一段充滿奇幻色彩的職業(yè)之旅,解鎖了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魔幻職業(yè)副本。
他首先兼職起了法官一職。
每天,從雞毛蒜皮的小事到錯綜復雜的跨國貿易糾紛,各類案件如潮水般向他涌來。
比如,有村民為了山羊啃了鄰居內褲這樣荒誕不經的小事吵到他面前;也有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商人,為了一筆巨額貿易的糾紛爭得面紅耳赤。
而更讓他頭疼的是,判決書需要用阿拉伯語、曼丁哥語和桑海語三種語言各寫一份,以確保各方都能理解。
繁重的工作壓力和瑣碎的案件內容,讓伊本忍無可忍,終于發(fā)明了“咆哮體判詞”:“再敢用假黃金騙婚,本官就讓你去撒哈拉賣鹽!”這句充滿憤怒與無奈的話語,仿佛穿越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當時的崩潰心境。
除了法官,伊本還被迫成為了國王的御用夸夸師。
國王似乎對贊美詩有著近乎癡迷的追求,要求他每天必須撰寫200字贊美詩,主題千奇百怪,令人咋舌。
從“陛下的鼻毛很有造型感”到“王宮蚊子都比別處優(yōu)雅”,這些荒誕不經的主題讓伊本絞盡腦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