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開始逐漸掌握朝廷的大權(quán),成為實際的統(tǒng)治者。
呂雉對戚夫人的怨恨由來已久。
劉邦在世時,戚夫人深得寵愛,還曾試圖讓自己的兒子趙王劉如意取代劉盈成為太子。
劉邦死后,呂雉開始對戚夫人進行殘酷的報復。
她先將戚夫人囚禁起來,剃光她的頭發(fā),讓她穿上囚服,做苦役。
后來,又將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召回長安,用毒酒將其毒死。
接著,呂雉做出了令人發(fā)指的“人彘”之舉,她砍斷戚夫人的手腳,挖去她的眼睛,熏聾她的耳朵,灌啞她的喉嚨,將她扔在豬圈里,稱為“人彘”。
漢惠帝看到“人彘”后,受到極大的刺激,從此一蹶不振,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
政治舉措與統(tǒng)治手段盡管漢惠帝不理朝政,但呂雉并沒有放松對朝廷的控制。
她繼續(xù)推行劉邦時期的政策,與民休息,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同時,她也加強了對朝廷官員的管理,重用自己的親信和呂氏家族的成員。
為了鞏固呂氏家族的地位,呂雉還將自己的外孫女張嫣嫁給漢惠帝為皇后。
在她的統(tǒng)治下,朝廷內(nèi)部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呂氏勢力。
平衡各方勢力呂雉深知朝廷中存在著各種勢力,為了維持政治的穩(wěn)定,她采取了平衡各方勢力的策略。
一方面,她重用呂氏家族的成員,封呂臺、呂產(chǎn)、呂祿等人為王,讓他們掌握重要的軍政大權(quán);另一方面,她也不得不考慮到功臣集團和劉氏宗室的利益,在朝廷中保留了一些功臣和劉氏宗室的重要職位。
她通過這種方式,在呂氏家族、功臣集團和劉氏宗室之間維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漢惠帝在位七年便去世了。
漢惠帝死后,呂雉立了少帝劉恭為帝,但實際上少帝只是一個傀儡,朝政大權(quán)仍然掌握在呂雉手中。
呂雉繼續(xù)臨朝稱制,進一步加強了呂氏家族的勢力。
她不斷地封呂氏子弟為王,打壓劉氏宗室和功臣集團。
少帝劉恭長大后,得知自己的母親被呂雉殺害,心懷怨恨,揚言長大后要為母親報仇。
呂雉得知后,將少帝囚禁起來,不久后將其殺害,另立常山王劉弘為帝。
少帝事件引起了朝廷內(nèi)部的不滿和恐慌,劉氏宗室和功臣集團對呂雉的統(tǒng)治更加不滿,一場權(quán)力斗爭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