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多次組織突圍,但都被秦軍擊退。
最終,趙括在突圍時被秦軍射死,四十萬趙軍投降。
白起擔心這四十萬趙軍會再次反叛,于是做出了一個震驚千古的決定——將四十萬趙軍全部坑殺。
長平之戰(zhàn)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但白起的這一行為也引起了后世的廣泛爭議。
有人認為他太過殘忍,四十萬生命就這樣消逝;也有人認為在當時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這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為了秦國的利益,必須消除后患。
長平之戰(zhàn)后,白起本想乘勝追擊,一舉滅亡趙國。
然而,秦國的丞相范雎卻嫉妒白起的功勞,他擔心白起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范雎向秦王進讒言,建議秦王停戰(zhàn)。秦王聽信了范雎的話,下令白起班師回朝。
白起對此非常不滿,他認為這是一個消滅趙國的絕佳機會,錯過了就很難再有了。
從此,白起和范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后來,趙國聯(lián)合其他諸侯國,準備對抗秦國。秦王又想派白起出征,但白起稱病拒絕。
秦王多次催促,白起都不為所動。
秦王覺得白起是在故意違抗命令,心中十分惱火。
范雎趁機在秦王面前說白起的壞話,說他心懷不滿,有謀反之心。
秦王聽信了范雎的話,下令賜死白起。
白起接到賜死的命令后,仰天長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他
想起自己一生為秦國征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卻落得如此下場,心中充滿了悲憤。
最終,白起拔劍自刎,結(jié)束了自己傳奇而又悲劇的一生。
白起的一生就像一顆耀眼的流星,在戰(zhàn)國的天空中劃過一道絢麗的軌跡。
他的軍事才能無人能及,他的傳奇故事至今仍被人們傳頌。
雖然他的晚年充滿了悲劇色彩,但他在歷史上的地位卻不可磨滅。
他是戰(zhàn)國時期的戰(zhàn)神,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