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巴西首富、全球食品飲料界隱形霸主,豪爾赫·保羅·雷曼(JorgepauloLemann)的人生堪稱一部“用網球拍打江山,靠啤酒瓶裝鈔票”的荒誕商戰(zhàn)劇。
從被哈佛勸退的網球少年到掌控3000億美元帝國的“并購狂魔”,他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滿黑色幽默與反套路智慧。
第一節(jié):叛逆青春:從網球拍子到金融算盤
哈佛“勸退生”的逆襲
雷曼年輕時以網球特長生身份進入哈佛,但學業(yè)一塌糊涂,差點因掛科被勸退。
教授嘲諷他:“你揮拍的速度比做數學題快100倍?!?/p>
他反手自黑:“至少我揮拍能打出錢來。”
最終用三年混到經濟學學位,靠的不是智商,而是球場賭局贏來的生活費。
他曾在網球場上與對手打賭:“誰輸一局就請對方喝一周啤酒。”
結果用賭來的啤酒錢付清了學費賬單,堪稱“最硬核的勤工儉學”。
戴維斯杯的“商業(yè)啟蒙”
代表巴西參加戴維斯杯時,他因輸球被觀眾扔香蕉皮,靈機一動撿起來賣給當地果汁廠,賺到人生第一桶金。
他悟出真理:“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把失敗物變廢為寶?!?/p>
賽后他成立“香蕉皮回收公司”,專門收集體育賽事垃圾,轉賣給食品廠當原料。
雖然公司僅存活六個月,卻讓他徹底擺脫了“運動員只能靠體力吃飯”的偏見。
第二節(jié):投行時代:巴西版《華爾街之狼》
“高盛學徒”的騷操作
1971年,雷曼收購里約一家瀕臨破產的經紀公司,改造成巴西版高盛——加蘭蒂亞投行(bancoGarantia)。
他要求交易員穿短褲上班,理由是:“西裝只會讓人裝正經,短褲才能激發(fā)賭徒本能?!?/p>
結果公司年利潤飆升300%,成為南美金融界神話。
員工吐槽:“我們每天像在沙灘派對上炒股,但賬戶余額確實在瘋狂增長?!?/p>
雷曼還規(guī)定:午休必須打沙灘排球,輸的人負責買全公司下午茶。
股災中的“反向跑路”
1998年巴西股災,加蘭蒂亞虧掉1億美元,雷曼卻把公司以6。75億美元高價賣給瑞士信貸。
簽約時他調侃買家:“你們買的是我的短褲文化,記得給空調開足冷氣?!?/p>
瑞士信貸高管后來回憶:“我們以為買的是南美金融巨頭,結果接手了一群穿短褲的瘋子?!?/p>
雷曼用這筆錢成立了3G資本,開啟全球并購狂潮。
第三節(jié):啤酒帝國:從貧民窟酒廠到全球扛把子
收購啤酒廠的“醉酒邏輯”
1989年,雷曼收購負債累累的布哈馬啤酒廠,只因喝醉后覺得“破產公司的財務報表像啤酒沫一樣可愛”。
接管后他讓高管每天喝自家啤酒上班,美其名曰“沉浸式品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