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孟嘗君一行人趕到函谷關(guān)時,距離雞鳴尚早。
而此時,秦王果然后悔放走了孟嘗君,他派出使者快馬加鞭去追趕孟嘗君。
一旦使者追上,孟嘗君等人必將陷入絕境。就在眾人焦急萬分之時,孟嘗君門下另一位門客想出了辦法。
這位門客擅長模仿雞叫,他扯著嗓子學(xué)起了雞叫。
這一叫,周圍的公雞以為天亮了,紛紛跟著叫了起來。
守關(guān)的士兵聽到雞鳴,以為到了開關(guān)的時間,便打開了函谷關(guān)的大門。
孟嘗君等人趁機迅速通過了關(guān)卡,逃出了秦國的領(lǐng)土。當秦國使者追到函谷關(guān)時,孟嘗君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使者只能無奈地返回咸陽向秦王復(fù)命。
秦王得知孟嘗君逃脫,氣得暴跳如雷,但也無可奈何。
孟嘗君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安全回到了齊國。
這次驚險的逃亡經(jīng)歷讓他深刻認識到,門客們雖然出身和才能各異,但在關(guān)鍵時刻,每個人都有可能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回到齊國后,孟嘗君依然廣納賢才,對待門客更加用心。
他不再僅僅看重門客的出身和學(xué)識,而是更加注重他們的實際能力。
那些曾經(jīng)被人看不起的“雞鳴狗盜”之徒,也因為在逃亡中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得到了孟嘗君和其他門客的尊重。
有一次,一位名叫馮諼的門客前來投奔孟嘗君。
馮諼初到之時,衣衫襤褸,看上去十分落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技藝,只說自己擅長處理事務(wù)。
孟嘗君沒有嫌棄他,將他收留了下來。起初,馮諼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過人之處,甚至還常常抱怨待遇不好。
孟嘗君卻始終對他以禮相待,滿足他的各種要求。
后來,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收債。馮諼到了薛地,并沒有像其他門客那樣強行收債,而是把欠債的百姓召集起來,當眾燒毀了債券,告訴他們孟嘗君體諒大家的難處,這些債務(wù)一筆勾銷。百姓們對孟嘗君感恩戴德,高呼他的仁義之名。
孟嘗君得知此事后,十分不解,問馮諼為何這樣做。
馮諼回答說:“您在薛地有封地,百姓是您的根基。如今您收債只是為了增加財富,卻可能讓百姓對您心生怨恨。
我燒毀債券,是為您收買人心,讓百姓更加擁戴您?!泵蠂L君聽后,恍然大悟,對馮諼的遠見卓識十分欽佩。
不久之后,齊王聽信讒言,認為孟嘗君權(quán)力過大,對自己構(gòu)成威脅,便免去了他的相國之職。
孟嘗君無奈之下,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地。當他到達薛地時,百姓們夾道歡迎,紛紛拿出食物和酒水款待他。
孟嘗君感慨萬分,對馮諼說:“你當初的舉動,讓我在這里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百姓的愛戴,真是遠見卓識??!”
此后,馮諼又為孟嘗君出謀劃策,幫助他重新獲得了齊王的信任,恢復(fù)了相國之位。
而孟嘗君也因為有了像馮諼這樣的賢才相助,以及曾經(jīng)“雞鳴狗盜”之徒的關(guān)鍵時刻的助力,在齊國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
孟嘗君的故事在各諸侯國間流傳開來,人們對他廣納賢才的胸懷和用人不拘一格的做法贊嘆不已。
“雞鳴狗盜”這個原本帶有貶義的詞語,也因為這段故事有了新的含義,它提醒著人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價值,在合適的時機,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技能也能發(fā)揮巨大的作用。
而孟嘗君也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對人才的尊重,成為了戰(zhàn)國時期一位備受敬仰的人物,他的故事也成為了千古佳話,激勵著后人不斷發(fā)掘身邊人的潛力,珍惜每一個可能帶來轉(zhuǎn)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