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科舉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他更加刻苦地學習。
他不僅深入研究儒家經(jīng)典,還廣泛涉獵歷史、哲學等方面的書籍。
他日夜苦讀,對每一篇文章都反復推敲,力求理解透徹。
在學習過程中,他還會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深入的討論,不斷拓寬自己的思維視野。
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
1674年,就在他即將參加科舉考試時,卻突然患病,不得不放棄這次考試的機會。
這次挫折對納蘭性德來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氣餒。
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決定在未來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學習,為下一次科舉考試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情殤愛劫:愛情與婚姻的悲歡離合(1674-1680)
初遇盧氏:甜蜜愛情的開始1674年,納蘭性德在家人的安排下,與盧氏成婚。
盧氏出身名門,是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她容貌端莊秀麗,溫柔賢淑,知書達理。
初次見面,納蘭性德就被盧氏的美貌和氣質(zhì)所吸引,而盧氏也對才華橫溢的納蘭性德心生愛慕。
兩人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他們常常一起吟詩作畫,談論詩詞歌賦。
盧氏對納蘭性德的詩詞創(chuàng)作非常支持,她會認真傾聽納蘭性德的創(chuàng)作心得,并給予他一些獨到的建議。
在閑暇時光,他們會攜手漫步在園林中,欣賞著四季的美景。
春天,他們一起欣賞盛開的花朵,感受著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夏天,他們在樹蔭下乘涼,談論著人生的理想和抱負;秋天,他們一起欣賞楓葉的飄落,感嘆時光的匆匆流逝;冬天,他們圍坐在火爐旁,互相取暖,分享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這段時光成為了納蘭性德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盧氏早逝:愛情的沉重打擊
然而,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677年,盧氏在生下他們的兒子后不久,便因難產(chǎn)而去世。
這一突如其來的打擊讓納蘭性德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他無法接受盧氏離開的事實,整日沉浸在悲痛之中。
他常常獨自來到盧氏的墓前,默默地流淚,回憶著他們曾經(jīng)的點點滴滴。
在盧氏去世后,納蘭性德的詩詞創(chuàng)作風格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盧氏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例如,他的《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一詞,“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huán),昔昔都成玦。
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