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利比亞前領(lǐng)導人卡扎菲的妹夫兼情報頭子,阿卜杜拉·塞努西的一生堪稱一部荒誕不經(jīng)的黑色幽默劇。
他不僅是國際通緝界的“泥石流”,更是“甩鍋大師”中的翹楚,其職業(yè)生涯完美詮釋了“只要鍋甩得夠快,罪名就追不上我”的硬核生存哲學。
以下,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卡扎菲黑匣子”的荒誕人生。
一、“黑匣子”的“國際社死名場面”
塞努西因掌握卡扎菲政權(quán)大量機密,被西方情報機構(gòu)稱為“卡扎菲的黑匣子”。
據(jù)說,他連卡扎菲穿什么顏色內(nèi)褲都一清二楚,堪稱卡扎菲身邊的“人肉錄音機”。
然而,這位“情報大師”的成名作,卻是“甩鍋界的史詩級操作”。
1988年,洛克比空難震驚世界,270人喪生,其中包括189名美國人。
美國和英國迅速將矛頭指向利比亞,指控卡扎菲政權(quán)雇傭兇手邁格拉希制造了這起慘案。
而塞努西,作為卡扎菲的得力助手,自然也被卷入了這場風波。
面對指控,他一邊在媒體前裝傻充愣:“我只是個賣椰棗的,恐怖分子都用我的棗核當炸彈嗎?”
一邊暗中運作,試圖將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更絕的是,當法國指控他策劃1989年UtA航班爆炸案時,他竟在法庭上掏出《古蘭經(jīng)》,信誓旦旦地說:“真主可以證明,我連打火機都不會用!”
這一招“宗教護體”,讓法庭上的法官和陪審團面面相覷,哭笑不得。
二、逃亡路上的“反向諜戰(zhàn)劇”
2011年,利比亞內(nèi)戰(zhàn)爆發(fā),卡扎菲政權(quán)搖搖欲墜。
作為卡扎菲的妹夫兼情報頭子,塞努西自然成了各方追捕的重點對象。
他的逃亡之路,堪稱一部“反向諜戰(zhàn)劇”,充滿了荒誕與喜劇色彩。
先是在沙漠里,他試圖假扮貝都因牧民,以躲避追捕。
然而,由于他連駱駝奶都不會擠,這個偽裝很快就被識破了。
轉(zhuǎn)戰(zhàn)尼日爾時,他試圖用20公斤黃金賄賂邊防軍,讓他們放自己一馬。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那些金條上竟然刻著“卡扎菲贈”的字樣,這無疑是在向邊防軍宣告:“看,我就是你們要找的大魚!”
最終,在毛里塔尼亞機場,他拿著馬里假護照試圖過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