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鑒帶著隨從來到王家,開始逐個觀察這些公子哥。
其他公子哥都表現(xiàn)得彬彬有禮、風(fēng)度翩翩,希望能給郗鑒留下好印象。
然而,當(dāng)郗鑒看到東廂房里的王羲之那副模樣時,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眼前一亮,拍案叫絕:“就這個不穿褲子的!一看就是干大事的!”
就這樣,王羲之因為這波反向操作,成為了郗家的乘龍快婿。
“東床快婿”這個詞也從此流傳開來,成為了全國女婿的標(biāo)桿。
估計當(dāng)時其他貴公子們內(nèi)心都在咆哮:早知如此,誰還穿褲子?。?/p>
三、書法界的“帶貨一哥”(中年篇)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羲之憑借著自己卓越的書法技藝,成為了書法界的頂流人物。
在紹興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地方,他開啟了一段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副業(yè)之旅。
有一天,他在橋頭看到一位老太婆正在賣扇子,但生意十分冷清,一把扇子都賣不出去。
王羲之心中一動,決定幫老太婆一把。
他當(dāng)場掏出毛筆,在扇子上寫起字來,還對老太婆說:“寫上字就能賣100文!”
老太婆看著他,一臉的疑惑和不解,以為遇到了神經(jīng)病,還揪著他的領(lǐng)子要他賠償。
然而,第二天的情況卻讓老太婆大吃一驚。
那些被王羲之寫上字的扇子,被人們搶購一空。
老太婆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看似瘋瘋癲癲的人,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書法大師王羲之。
她瞬間變成了王羲之的迷妹,舉著掃帚全城追星:“王大師再寫兩把!”
嚇得王羲之躲進(jìn)小巷三天沒敢出門。而這條小巷,也因為這段趣事,從此得名“躲婆弄”。
除了賣扇子的趣事,王羲之在春節(jié)寫對聯(lián)時也鬧了不少笑話。
每年春節(jié),他寫的對聯(lián)都會被人偷走。
一開始,他還很無奈,但后來他想出了一個“春防小偷”的騷操作。
他故意貼出“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樣的詛咒體對聯(lián)。
等半夜的時候,他再補(bǔ)上“今朝至”和“昨夜行”。
第二天,那些偷聯(lián)賊們看著完整版的對聯(lián),集體傻眼了,紛紛感嘆:“這書法家怕不是個老六?!”
四、鵝奴的終極養(yǎng)成(老年篇)晚年的王羲之,徹底淪為了“鵝性戀患者”。
他對鵝的喜愛,已經(jīng)到了癡迷的程度。
聽說山陰有一位道士養(yǎng)了一群潔白如雪的白鵝,王羲之的心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他仿佛著了魔一般,帶著全副家當(dāng),迫不及待地去“提親”(誤)。
道士看出了王羲之對鵝的喜愛,便開出了一個天價彩禮:“抄本《黃庭經(jīng)》換鵝!”
六十多歲的老王,此時就像一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瞬間化身代寫狂魔。
他拿起筆,以極快的速度抄寫《黃庭經(jīng)》,那速度堪比打印機(j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