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當賽義德·易卜拉欣·萊希在伊朗東北部圣城馬什哈德一個教士家庭呱呱墜地時,他父親或許正在為這個新生兒誦讀《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
這位未來將攪動伊朗政壇風云的人物,此刻正躺在襁褓中,用稚嫩的手指抓撓著繡有經(jīng)文的棉布。
誰也不會想到,這個看似虔誠的教士之子,將在半個世紀后以"空中飛人"的姿態(tài),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演繹一出魔幻現(xiàn)實主義大戲。
叛逆少年的神學進修班:當《古蘭經(jīng)》遇上街頭政治
1977年的德黑蘭大學校園,17歲的萊希站在抗議人群最前列,手中舉著的抗議牌上寫著"神權(quán)與現(xiàn)代化不兼容"。
這個身高僅1米65的瘦弱青年,此刻卻像座移動的火山,對著全副武裝的警察高呼:"你們守護的是巴列維的王冠,還是人民的尊嚴?"
周圍教授們驚愕地發(fā)現(xiàn),這個神學院轉(zhuǎn)學生竟將《教法判例》與《資本論》混搭閱讀,在靜坐帳篷里用阿拉伯語背誦馬克思語錄。
當同齡人在庫姆宗教學院背誦《古蘭經(jīng)》時,萊希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寫著:"如何用教法條文解構(gòu)土地改革政策霍梅尼思想與黑格爾辯證法的十個契合點"。
他甚至在課間組織"革命讀書會",用波斯語翻譯切·格瓦拉演講稿,被同學們戲稱為"什葉派切·格瓦拉"。
1979年伊斯蘭革命爆發(fā)時,這個20歲的青年已能熟練運用三種語言撰寫政治檄文,其文筆之犀利,連霍梅尼的秘書都贊嘆不已。
"他總能在經(jīng)文注釋里找到革命依據(jù),"萊希的同窗回憶道,"有次討論婦女戴頭巾問題,他引用《布哈里圣訓》第5881條,論證頭巾顏色應由個人選擇,把保守派教授氣得胡子直抖。"
這種將傳統(tǒng)教義與現(xiàn)代政治嫁接的能力,成為萊希日后縱橫政壇的獨門秘籍。
司法界的"打虎狂魔":從檢察官到反腐斗士的蛻變
1981年,21歲的萊希被空降到卡拉杰市擔任檢察官。
這個距離反對派大本營僅20公里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街頭武斗。
萊希上任第一天就遇到棘手案子:三名革命衛(wèi)隊成員當街槍殺平民。
當他宣布以"危害國家安全"罪名起訴時,被告律師竟拍桌而起:"你懂不懂什么叫革命紀律?"
"我懂,《古蘭經(jīng)》第5章第38節(jié)說,行善者得善報,作惡者受惡報,"萊希從袍子里抽出經(jīng)卷,"現(xiàn)在,是你們受報的時候了。"
最終三名被告被判絞刑,這在伊朗司法史上尚屬首次。
此案過后,萊希獲得"鐵面檢察官"稱號,辦公室墻上開始掛滿腐敗官員的悔過書——都是他用毛筆親自書寫的波斯語警句。
1994年晉升國家總檢察長后,萊希將反腐戰(zhàn)場變成行為藝術(shù)舞臺。
某次突擊檢查中,他發(fā)現(xiàn)某高官將金條藏在假發(fā)里,當場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根據(jù)教法第666條,貪污者需頭頂金條游街三日!"
嚇得在場官員集體摸頭自查。
更絕的是,他設(shè)立"反腐展覽館",將查獲的贓款鋪成美元地毯,讓參觀者踩著錢幣聽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