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們摸黑殺向匈奴營地。
班超身著黑衣,手持利刃,宛如蒙面大盜。他邊砍人邊喊:“這刀法叫顏體!這招叫柳骨!”
匈奴人聽得一愣一愣的,直到臨終前還在納悶:“你們漢人打架,為啥要喊書法流派?”
西域影帝的“火”力全開
搞定匈奴使團后,班超提著人頭去見鄯善王。國王嚇得手里的葡萄都掉了一地:“大大大……使君這是?”
班超一腳踩上案幾:“聽說您家后院著火了?”國王一臉茫然:“沒有???”“現(xiàn)在有了!”說著,他把匈奴頭領的腦袋往炭盆里一扔。
國王看著滋滋冒煙的腦袋,撲通一聲跪下:“我這就簽絲綢貿易協(xié)定!”
從此,班超解鎖了新技能——走到哪燒到哪。
在于闐國,他燒了巫師;在疏勒國,他燒了匈奴雕像;在龜茲國,他本想燒點啥,結果卻發(fā)現(xiàn)當?shù)厝烁鼝鄢钥救颉?/p>
三十年西域“釘子戶”的傳奇
朝廷多次想調班超回洛陽,但他每次都寫信拒絕:“西域人民離不開我!”
其實,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吃慣了大盤雞,受不了洛陽的清水煮菜;養(yǎng)了三百匹汗血寶馬,私房錢全買草料了;跟各國國王拜了把子,微信好友列表爆滿,根本舍不得離開這片熱土。
直到71歲高齡,班超實在扛不動刀了,才被妹妹班昭的萬字長信勸回。
臨走前,各國國王集體上演“十八相送”:“班大哥?;貋沓匝蛉獯。 ?/p>
后記:青銅器上的“朋友圈”
2019年,新疆出土的漢簡上,人們發(fā)現(xiàn)了班超的西域日記。日記中記錄了他的點點滴滴:“龜茲王又雙叒叕要當我女婿,第108次婉拒——他家公主一頓能吃三只羊!”
“今天教于闐小孩寫‘漢’字,結果他們刻在馕餅上烤著吃了……”“重要提醒:別讓甘英去找羅馬!這小子把絲綢當船帆,差點飄到南極!”
誰能想到,這個當年因摔筆而立志的青年,竟用一把火與一支筆,在西域燒出了三十年的和平之路。
他的故事,如同青銅器上的銘文,永載史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勇往直前、開拓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