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田文,以廣納賢才、禮賢下士而聞名于諸侯。
他門下食客數(shù)千,無論出身貴賤、才能高低,只要前來投奔,皆能受到他的善待。
憑借著這份聲名,孟嘗君在各諸侯國間擁有極高的威望。
秦昭襄王聽聞孟嘗君的賢能,一心想將他招攬至秦國,為己所用。
于是,秦王派涇陽君到齊國做人質(zhì),請求孟嘗君入秦。
孟嘗君本就有在更廣闊舞臺施展抱負(fù)的想法,加上齊王也不好拒絕秦國的請求,便帶著一眾門客前往秦國。
當(dāng)孟嘗君抵達秦國,秦昭襄王立刻任命他為相國。
然而,秦國朝堂并非所有人都?xì)g迎孟嘗君。
一些大臣擔(dān)心孟嘗君會因心系齊國而在秦國決策中偏袒齊國,對秦國不利。
他們紛紛向秦王進諫:“孟嘗君雖賢能,卻是齊國宗室。
如今他在秦國為相,遇事必然先考慮齊國利益,秦國的處境將十分危險?!?/p>
秦昭襄王聽后,覺得大臣們所言有理,心中對孟嘗君的信任開始動搖。
他一時拿不定主意,便將孟嘗君暫時軟禁起來,思考該如何處置。
孟嘗君察覺形勢不妙,深知自己陷入了險境。
他苦苦思索脫身之法,突然想到秦王有個寵姬,若能得到她的幫助,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于是,孟嘗君派人去求見這位寵姬,表明只要她能說服秦王放自己回國,定當(dāng)重謝。
寵姬聽聞后,提出了一個條件:她想要孟嘗君那件舉世無雙的白色狐裘。
孟嘗君確實有一件價值連城的白色狐裘,此裘用純白的狐腋皮毛制成,色澤光潤,柔軟保暖,世間罕有。
但他初到秦國時,為了討好秦王,已經(jīng)將這件狐裘獻給了秦王。
這可讓孟嘗君犯了難,若沒有狐裘,寵姬定然不會幫忙,可狐裘又在秦王手中,如何才能取回呢?
就在孟嘗君愁眉不展之時,他門下一位擅長偷盜的門客站了出來,說:“我有辦法拿到狐裘?!?/p>
原來,這位門客身懷絕技,能夠像狗一樣潛入他人府邸行竊。
當(dāng)天夜里,他趁著月色,巧妙地避開了秦王宮殿的守衛(wèi),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秦王的庫房。
憑借著高超的技藝,他順利地偷出了那件白色狐裘。
孟嘗君拿到狐裘后,趕忙讓人送給秦王的寵姬。
寵姬得到狐裘,十分滿意,便在秦王面前為孟嘗君美言。
秦王經(jīng)不住寵姬的軟磨硬泡,最終答應(yīng)放孟嘗君回國。
孟嘗君深知秦王生性多疑,擔(dān)心他反悔,拿到通行證后,一刻也不敢耽擱,立即帶著門客們喬裝改扮,趁著夜色匆匆離開了咸陽。
他們一路快馬加鞭,直奔函谷關(guān)。
按照秦國的規(guī)定,函谷關(guān)只有在雞鳴之后才會開啟放行。
當(dāng)孟嘗君一行人趕到函谷關(guān)時,距離雞鳴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