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談判“燒烤外交”——當哈薩克斯坦遇上中國
1992年,中哈邊界談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局。
雙方代表圍坐在談判桌前,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每一寸土地的歸屬都爭得面紅耳赤,談判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就在這時,尼亞佐夫突發(fā)奇想,他站起身來,臉上帶著一抹狡黠的笑容,徑直走向談判廳的墻壁,將那幅巨大的地圖上下顛倒過來,穩(wěn)穩(wěn)地掛在了談判廳最顯眼的位置。
“現(xiàn)在咱們都是外星人視角!”尼亞佐夫大聲說道,聲音在寂靜的談判廳里回蕩。
中國代表們先是一愣,緊接著,有人忍不住笑噴了嘴里的茶水,茶水濺在文件上,形成了一片片不規(guī)則的痕跡。
而哈薩克斯坦的警衛(wèi)們則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得不知所措,他們以為要開戰(zhàn)了,緊急拔槍,槍口對準了四周,緊張的氣氛瞬間彌漫開來。
然而,這場看似荒誕的鬧劇卻意外地打破了僵局。
雙方代表看著那倒過來的地圖,仿佛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本僵化的思維也被這一奇特的舉動所激活。
經(jīng)過一番熱烈的討論,雙方最終同意以“分水嶺倒置法”重新劃定邊界。
這一獨特的談判方式,不僅解決了當時的難題,也成為了中哈邊界談判史上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為了爭取阿拉山口北部那100平方公里的戈壁荒漠,尼亞佐夫可謂是絞盡腦汁。
在談判桌上,雙方代表正襟危坐,氣氛嚴肅而緊張。
突然,尼亞佐夫大手一揮,幾個工作人員抬著烤爐和新鮮的羊肉走進了談判廳。
“這沙漠能烤出最正宗的哈薩克羊肉!”尼亞佐夫一邊說著,一邊熟練地將羊肉串在烤架上,開始烤制起來。
不一會兒,烤肉的香味彌漫了整個談判廳,中方代表們被這香味吸引,紛紛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尼亞佐夫趁機熱情地邀請中方代表品嘗烤肉,大家一邊啃著美味的羊腿,一邊繼續(xù)談判。
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雙方很快達成了協(xié)議。
中方用阿拉山口的荒漠換得了夏爾西里9400公頃的草原。
這場被后人稱為“最香國土交易”的談判,不僅體現(xiàn)了兩國之間的友好情誼,也展現(xiàn)了尼亞佐夫獨特的談判智慧和幽默風(fēng)趣的個性。
2006年,尼亞佐夫積極推動成立夏爾西里自然保護區(qū)。
他深知保護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性,但同時也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和關(guān)注這個美麗的保護區(qū)。
于是,他提出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提議:“給北山羊裝GpS,雪蓮開直播!”
工作人員們雖然覺得這個想法有些瘋狂,但還是按照尼亞佐夫的要求,給北山羊裝上了GpS定位項圈,并在雪蓮生長的地方安裝了直播設(shè)備。
然而,事情并沒有像他們想象的那樣順利。
首批定位項圈被山羊當成了磨角器,沒過幾天就被蹭壞了。
而直播鏡頭也常常拍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畫面,比如熊瞎子偷吃蜂蜜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