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部分忍者,木葉的態(tài)度也是一一清理。
楓夜的作風也極為強勢。
他足足派出了超過原雨忍村兩倍的兵力,超過六千人的木葉忍者部隊進駐雨之國,將雨之國的各個重要城鎮(zhèn)都分兵占據(jù)。
猿飛日斬時期根本不敢干這樣的事情,因為一旦遭到其他大忍村的夾擊或者偷襲,立刻就會損失慘重,但楓夜并不懼怕。
因為他在雨之國有飛雷神苦無。
無論什么情況,他都能第一時間抵達。
至于說派出去六千人的兵力,使得木葉這邊的其他防線空虛,那也一樣不用擔心,因為木葉有他的存在,數(shù)量沒有任何意義。
在木葉的大規(guī)模行動下,雨之國的混亂在三個月的時間內(nèi),被迅速的遏制了下來。
事實上。
要同化一個國家是很困難的,因為文化、地域、言論等等都有著巨大的差別,像雨之國這樣常年籠罩在雨水中的國家,與火之國這種氣候溫和適宜的國家,生存環(huán)境也是有著天壤之別。
但由于楓夜的強勢行動,反而是導致同化的阻力被大大降低。
原因很簡單。
崩潰的雨忍村的很多人成為了叛忍,反過來掠奪各個城鎮(zhèn),而木葉進駐雨之國的忍者,則成為了保護這些城鎮(zhèn)的駐軍。
雨之國的民眾固然對雙方都很恐懼,但當木葉的忍者僅僅只執(zhí)行駐守城鎮(zhèn),殺死襲擊城鎮(zhèn)的忍者的任務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等同于‘保護’的行為,就漸漸使得雨之國的民眾向木葉靠攏。
并且。
由于木葉控制了雨之國的大名,所以雨之國內(nèi)部的各種宣傳,也基本上都是雨之國向火之國投降,成為火之國附屬,而火之國今后將會負責雨之國所有城鎮(zhèn)的安全與和平。
這樣類似的宣傳在雨之國內(nèi)四處傳播,也使得各地的抗拒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的減少。
當然。
要真正兼并一個國家,還需要有更多的交流與融合,由于氣候的差異,火之國和雨之國之間不會發(fā)生很快的大量移居和交融,所以這個過程必然是漫長的,至少需要數(shù)年甚至數(shù)十年以上。
目前最初步的穩(wěn)定已經(jīng)建立,只要保持這一程度,慢慢的進一步控制雨之國,期間不再發(fā)生其他變故,這一過程就不會有變數(shù)。
……
木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