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漢和管家被衙役押走,趙員外看著地上的年畫,滿臉羞愧:“活佛,都怪我太貪財,才差點招了邪祟。以后我再也不執(zhí)著于錢財了,多做些善事。”
濟(jì)公笑著擺手:“知錯能改就好。錢財是用來過日子的,不是用來執(zhí)念的,多幫襯幫襯像王嬸這樣的苦人,比掛十幅《聚寶盆》都強?!?/p>
趙員外連連點頭,當(dāng)場給了王嬸五十兩銀子,讓她給男人治病。王嬸感動得熱淚盈眶,對著濟(jì)公連連磕頭。
處理完年畫鋪的事,已是黃昏。街頭的燈籠亮起,映得整個錢塘縣紅彤彤的。廣亮和尚揉著肚子:“濟(jì)公,折騰了一天,咱是不是該回寺里吃年夜飯了?方丈說給我們留了素雞素鴨!”
濟(jì)公卻搖著頭,指向城東的方向:“不急,還有件事沒辦。錢萬貫的尸骨還在井里,得好好安葬了,不然他就算入了輪回,也不安穩(wěn)?!?/p>
眾人跟著周老漢提供的線索,找到錢家舊址,如今已是一片荒地。衙役撬開井口的石板,下面果然有具骸骨,手里還攥著個銅錢,正是錢萬貫的信物。趙員外主動提出:“錢老爺一生行善,我出錢給他立個墳,年年給他燒紙?!?/p>
濟(jì)公念了段往生咒,金光籠罩著骸骨,錢萬貫的虛影再次出現(xiàn),對著趙員外和濟(jì)公拜了拜,徹底消散。
返回靈隱寺時,月亮已經(jīng)爬上了樹梢。寺里張燈結(jié)彩,小和尚們正貼春聯(lián),方丈站在大雄寶殿門口等候,見濟(jì)公回來,合十道:“濟(jì)公,此次你化解了錢萬貫的冤屈,還了錢塘縣一個公道,真是功德無量。今晚的年夜飯,為師特意讓伙房加了菜?!?/p>
濟(jì)公嘿嘿一笑:“方丈就是疼我。”
禪房里擺滿了齋菜,素雞、素鴨、羅漢齋樣樣俱全。廣亮拿起饅頭就往嘴里塞,必清則給濟(jì)公倒了杯茶:“師公,您說明年還會有邪祟作祟嗎?”
濟(jì)公喝了口茶,放下筷子:“只要有人心存貪念,邪祟就不會消失。不過沒關(guān)系,有貧僧在,定能護(hù)著錢塘縣的百姓?!彼闷鹌破焉?,扇了扇風(fēng),眼中閃過一絲堅定。
夜深了,靈隱寺的鐘聲在寂靜的夜里回蕩,與街頭的鞭炮聲交織在一起。錢塘縣的百姓們圍坐在桌前吃年夜飯,年畫鋪的周老漢換了新的年畫,王嬸的男人躺在病床上,手里攥著趙員外給的銀子,臉上露出了笑容。
濟(jì)公站在禪房的窗前,望著天邊的明月,嘴里哼著小調(diào):“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他知道,這世上還有許多冤屈等著化解,還有許多邪祟等著鏟除,但只要他的破蒲扇還在,佛珠還在,就會一直走下去,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窗外的鞭炮聲此起彼伏,煙花在夜空中炸開,絢爛奪目。濟(jì)公打了個哈欠,躺到床上,很快就響起了呼嚕聲。在他的呼嚕聲中,靈隱寺睡得格外安穩(wěn),就像被他守護(hù)的錢塘縣一樣,在辭舊迎新的夜里,靜靜等待著新年的曙光。
第二天一早,大年初一的陽光灑進(jìn)禪房。濟(jì)公被敲門聲吵醒,打開門一看,趙員外帶著百姓們送來的年貨,堆了滿滿一院子:“活佛,祝您新年快樂!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濟(jì)公笑著揮手:“心意貧僧收下了,年貨你們拿回去分給窮人,讓大家都過個好年?!?/p>
百姓們連連應(yīng)下,歡歡喜喜地走了。廣亮和必清湊過來,看著院子里的年貨,滿臉可惜:“師公,這么多年貨,不吃多浪費啊?!?/p>
濟(jì)公拍了拍兩人的肩膀:“百姓的心意比年貨金貴,看著他們過好年,比吃啥都香。”
陽光灑在靈隱寺的紅墻上,溫暖而明亮。錢塘縣的街頭滿是拜年的人群,孩子們穿著新衣服,手里拿著糖葫蘆,笑聲傳遍了整條街。濟(jì)公蹲在山門前,啃著剛買的糖糕,看著眼前的景象,嘴角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畢竟,他是濟(jì)公,是那個鞋兒破、帽兒破,卻把百姓的快樂放在心上的活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