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栓看著李三,氣得渾身發(fā)抖:“李三!我兒子當年才十八歲,你就騙他賭錢!你良心被狗吃了?我今天跟你拼了!”說著就要沖上去,被濟公拉住了。
就在這時,賭坊外傳來陣虛弱的腳步聲,周阿牛拄著拐杖,臉色蒼白,眼神呆滯,一步步走了進來,手里還抱著那個破舊的竹籃,嘴里念念有詞:“銀子……我的銀子……竹籃能裝回來……”
李三看到周阿牛,眼里閃過一絲愧疚,隨即又硬起心腸:“你來得正好!欠我的五十兩銀子,啥時候還?不還錢,就別想走!”
周阿牛猛地抬頭,眼神突然變得清明,他看著李三,又看了看手里的竹籃,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眼淚掉在竹籃里:“李掌柜,我錯了……當年我不該聽你的,賭輸了爹攢的十兩銀子,還欠了你五十兩……我不敢回家,就在城里打零工,想還錢,可我沒本事,越欠越多……我以為提著這竹籃,就能把丟的銀子撿回來,就能讓爹過上好日子,可我錯了,我把自己困在夢里,差點害死爹……”
他把竹籃往地上一摔,竹籃“嘩啦”散了架,篾條里飄出縷灰煙,漸漸消散?!暗?,對不起,我不該執(zhí)迷不悟,不該讓你擔心……”周阿牛對著周老栓磕了三個頭,額頭磕出了血。
李三看著周阿牛,又看了看散架的竹籃,心里的防線終于崩潰。他嘆了口氣,從柜臺里拿出個錢袋,遞給周阿牛:“當年是我不對,不該騙你賭錢。這五十兩銀子,你拿著,欠條我撕了。你爹年紀大了,你好好陪著他,別再胡思亂想了。”
周阿牛愣住了,不敢接錢袋:“李掌柜,這……這怎么好意思……”
“拿著吧,”李三拍了拍周阿牛的肩膀,“算是我給你的補償,也是給我自己積點德。以后別再賭了,好好過日子,比啥都強。”
濟公笑著說:“哎喲喂,這才對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李掌柜,你能幡然醒悟,比贏多少錢都強。周阿牛,你也別再執(zhí)迷于‘撿回銀子’,你爹要的不是銀子,是你平平安安,好好過日子。”
周老栓扶起周阿牛,老淚縱橫:“阿牛,爹不怪你,只要你好好的,比啥都強!”
三人走出賭坊,陽光正好,灑在身上暖洋洋的。李三看著周老栓和周阿牛的背影,嘴角露出了釋然的笑容。他轉(zhuǎn)身回到賭坊,把“聚財賭坊”的招牌摘了下來,換成了“誠信雜貨鋪”,從此再也不賭錢,專心做生意。
回到周老栓家時,天已近黃昏。廣亮和必清早就等在門口,手里拿著熬好的醒神湯。“師父,周阿牛沒事吧?”必清著急地問。
“沒事沒事,”濟公擺了擺手,“都解決了。以后啊,做人做事,別太執(zhí)迷,不然,不僅害了自己,還傷了身邊的人?!?/p>
周阿牛喝了醒神湯,臉色漸漸紅潤。他對著濟公、廣亮和必清深深鞠了一躬:“多謝大師,多謝兩位師父。大恩不言謝,以后我一定好好孝順爹,好好過日子,再也不胡思亂想了!”
濟公笑了:“哎喲喂,不用不用,只要你們父子好好的,比啥都強。”
太陽漸漸落下,金色的余暉灑在小院里,周阿牛幫周老栓劈柴,周老栓坐在一旁,看著兒子忙碌的身影,臉上滿是幸福的笑容。散架的竹籃被周阿牛改成了柴筐,雖然簡陋,卻透著股踏實的氣息。
濟公依舊每天蹲在靈隱寺門口啃包子,偶爾會去周老栓家蹭頓飯,看看周阿牛干活。每次看到父子倆和睦的模樣,濟公都會笑著說:“哎喲喂,這日子過得,比天上的神仙還快活!”
而李三的“誠信雜貨鋪”,也成了城西的一道風景。他做生意童叟無欺,還經(jīng)常幫襯鄰里,人們都說,李掌柜變了,變得比以前和善多了。每當有人問起,他就會笑著說起周阿牛的故事,說起濟公如何幫他醒悟,如何化解了半生的恩怨。
故事傳得越來越遠,人們都說,靈隱寺的濟公不僅能救人,還能喚醒執(zhí)迷的人,讓錯誤的道路,重新變得光明。而那個散架的竹籃,也成了周阿牛家的“傳家寶”,提醒著他們:執(zhí)念如篾,織成的是迷夢,拆開的是幸福,唯有醒悟,才能腳踏實地,過好每一天。
月光灑在小院里,周阿牛扶著周老栓,坐在院中的老槐樹下,手里拿著改好的柴筐,聊著家常。晚風拂過,槐樹葉沙沙作響,像是在訴說著一個關(guān)于醒悟、關(guān)于原諒、關(guān)于珍惜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會隨著小院的炊煙,一直流傳下去,溫暖著每一個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