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儀式結束,記者們圍攏過來。
雖然獲獎者一共有十幾個人,但毫無疑問,吳志遠是關注的焦點,因為他兩次獲獎。
吳志遠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龍城日報》記者葉小曼。
葉小曼美麗動人,在人群中非常顯眼。
這個女人,可是吳志遠大學時代的夢中情人。
“吳先生,你好。我是《龍城日報》記者葉小曼,能采訪你幾個問題嗎?”葉小曼的聲音清脆悅耳,臉上掛著淺笑。
吳志遠臉上露出得體而謙和的微笑,點了點頭:“葉記者,你好,請問吧。”
葉小曼說:“吳先生,首先祝賀你獲得表彰。
我們注意到,你在短時間內連續(xù)兩次見義勇為,請問,是什么力量驅使你在關鍵時刻總能挺身而出?當時有沒有考慮過個人安危?”
吳志遠略微沉吟,語氣誠懇地回答道:“謝謝你的提問。我認為,見義勇為更多的是一種本能,是刻在每個人骨子里的正義感和責任感。
當看到他人身處危難,我相信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會選擇伸出援手。
至于個人安危,說實話,當時的情況緊急,根本容不得多想,唯一的念頭就是如何盡快制止犯罪、如何把人救上來。
事后回想,可能會有些后怕,但如果重來一次,我依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p>
他的回答樸實無華,卻擲地有聲,不唱高調,反而更顯真實可信。
葉小曼繼續(xù)問道:“你剛才宣布將一萬元獎金全部捐給見義勇為基金會,這個決定令人敬佩。
你是基于怎樣的考慮做出這個決定的?”
吳志遠坦然道:“這筆獎金是對我行為的肯定,但我始終認為,榮譽屬于所有心懷正義的人。
我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把這筆錢捐給基金會,希望能幫助到更多因為見義勇為而受傷或遇到困難的英雄們,讓這份正能量傳遞下去,激勵更多的人在他人需要幫助時敢于站出來。這比我個人使用這筆錢更有意義。”
采訪結束,葉小曼收起錄音筆,微笑道:“非常感謝吳先生接受我們的采訪,您的回答非常精彩,充滿了正能量?!?/p>
吳志遠走出會場時,葉小曼追了上來,嬉笑道:“吳大秘書,上次吃飯時說好的,你陪我去青龍山林場采訪,還沒兌現呢!
你這大忙人,不會是貴人多忘事,或者只是隨口敷衍我的吧?”
吳志遠笑著解釋道:“葉記者,我哪敢敷衍你?
最近事情一件接一件,徐書記剛到任,千頭萬緒,確實抽不開身。
你也知道,市委辦的工作,時間不由自己?!?/p>
葉小曼理解地點點頭,試探著問:“要不,你看什么時候能擠出半天時間?我隨時配合你的日程?!?/p>
“這樣吧,最近利用周末時間,陪你去青龍山林場,我也很想去看看老同事。”
葉小曼就像天真無邪的少女,伸出白蔥般的手指:“拉鉤!這次可不許再變卦了!”
吳志遠被葉小曼的孩子氣逗笑了,也伸出手指輕輕勾了一下:“好,拉鉤?!?/p>
這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