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的突厥人已經在潰敗。
其實突厥人很彪悍,后面的人踩著族人和戰(zhàn)馬的尸體。
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冒著烏云一樣的箭雨靠近了對方,馬速卻慢了下來。
騎兵不能跑起來,還不如下馬步戰(zhàn)。
問題是步戰(zhàn)開始,突厥人才發(fā)現自己根本就不是敵人的對手。
彎刀砍在敵人的鎧甲上只冒起一陣火花,而敵人的長槍卻異常的歹毒,只要扎身上血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流干。
幾乎是片刻之間,被扎中的人就沒了力氣。
就算是和敵人近身肉搏,對方牛尾巴一樣的刀也能很輕易的把彎刀砍斷。
至于弓箭手互射,這個就更恐怖了。
自己這一方射出去一輪,基本上就沒有射第二次的機會了。
雖然對方的準頭不行,但是卻能連射。
長安城里面的紈绔子弟,在長鳴的龍鐘鳳鼓聲中,帶著自己的家臣,家將,家仆,瘋了一樣的縱馬長街。
這一次沒有御使出來阻擋他們,因為大家都知道他們這是要出城和突厥人作戰(zhàn)。
百姓們也都是在見到這群少年郎執(zhí)槍挎刀縱馬長街,紛紛叉手彎腰行禮,感謝大唐的勇士為國征戰(zhàn)。
他們很是自豪,當鳳鼓響了起來的時候,大唐的年輕一代沒有害怕,也沒有退縮。
鳳鼓響起,就代表著帝國遭遇到了外敵入侵,帝王在召集敢戰(zhàn)之士。
平時的鳳鼓,長安城里面的人每天都能聽到。
傍晚的時候,沒完沒了的八百聲宵禁鼓,每天都會遭到長安人的吐槽。
許多來不及趕回自己的里坊,還在大街上的的人,被金吾衛(wèi)的軍卒抓住了就一頓板子。
想要多掙幾個銅板的商販,每天鼓聲響了起來的時候,就無比的想念李氏莊子沒有宵禁的好。
長安城里面的人對于鳳鼓聲代表著什么意思,從小孩到白發(fā)老婦人,就沒有聽不懂的。
今天鳳鼓聲,是帝王聚將令。
但是長安人十分的自豪,鳳鼓聲響了起來的時候。
長安城里面不缺為國赴難,抵御侵略,勇往直前的勇士。。。。。。。
朝堂里面的都是老狐貍,怎么可能不知道這是順風局。
如果這個時候不跟著老祖宗后面,讓自家的子侄去撿軍功,還等什么時候?
就在長安城外,皇帝的眼皮子底下順風局撿戰(zhàn)功。
這里的文武大臣如果不是怕永樂王這個出了名的小心眼,記恨自己撿他的便宜,都要請戰(zhàn)了。
自家的子侄去,這就沒有問題了。
大家都知道永樂王和長安城里面的新舊貴族二代關系都不錯。
雖然吧,永樂王心眼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