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見面,明天他就要出發(fā)往老窩。
單程的路程,就要走小一個月。
按照行軍的速度,其實也快不到哪里去。
這次北上有三十多萬大軍,加上莊子里的老弱婦孺,走起來就更慢了。
而且李俊從五年前起,在他看到了災民的凄慘,以及如野獸一樣的災民,那如地獄般的恐怖場景。
那一刻,李俊正式簽發(fā)了他的第一份族長令。
并用他從不離身,不知道什么材料制成的令牌蓋上了印章。
這是一份備荒令:隴西李氏上下六房,并天下各處分支。
自接令時起,必須準備好全族所有的人,保證三年顆粒無收的情況下,不許餓死一個人的事情出現(xiàn)。
必須要保證族人們吃一年,備一年,藏一年的糧食。如果做不到,家法伺候。
要求:三年為最低要求,五年為合格。
令出一年后,上三房刑堂長老將會納入檢查項目。
也就是從那一天起,隴西李氏成了天下間最大的糧食收購商。
而李氏莊子的糧庫,大到一個人依次打開窗戶透氣,走一趟過去就要一個上午。
由公輸家族設計的糧倉,一直存放著三千萬斤糧食。
糧倉的面積,李俊用后世的計量單位算了一下,大約八萬平方米,和隋朝的黎陽倉不相上下。
而且糧倉里有一支五百人的建設隊,還在繼續(xù)擴建糧倉。
從涇陽莊子里出發(fā),往老窩運送糧食的車隊就從來沒有斷過。
糧倉常年由七千二十一姓家生子壯奴,全副武裝的看守。
這次李俊回老窩,準備了五千輛新式的運糧的四輪馬車。
他一年半載的不會回來,也沒有打算白走那么長的路。
這次李俊準備好了海量的貨物,準備去草原上做生意。
搶奪河套平原,這是隴西李氏的千年大計。
但是不妨礙他做生意,抓黃羊不是?
要不然花費天文數(shù)字的錢糧,和突厥人干仗,什么好處都沒有?
李俊覺得如果真的是那樣的話,自己不是給廣大的穿越者大軍丟臉了嗎?
李二應該是想著等過個幾年,他才會和自己會面。
李俊背著手往前走,想的事情點多。
李俊一伸手,侍劍白七娘子便遞上了一支“秦時明月”,他歪著頭湊到常幼娘劃著的火柴上,點燃就美滋滋的猛吸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