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聲落,李俊樂呵呵的看著三人輕笑著說:“不是責怪你們,這次北上,我們李氏將會到手大片的草場。
本郎君這次北上準備和頡利可汗,阿史那社爾兄弟倆,貿易大量的牛羊馬。
也準備抓它幾萬只黃羊,這樣的話,我們隴西李氏上下六房,一次性將增加近二十萬只牛羊馬。
每房除去分給鄭,崔,獨孤,長孫等家族的,都會增加近三萬只牲畜。
所以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人手,草料,藥材,錢糧等,都要準備好。”
“喏~”
。。。。。。。。。。
李俊在議事廳大殿里安排好各項事務,已經是下午三點左右了。
他揉一揉額頭,對于青鸞娘子召喚歌姬的提議也沒有興趣了,這讓以公孫三娘為首的歌姬大失所望。
李俊躺靠在大高個葫蘆娃牧秋懷里,讓這個喜歡臉紅的大個女給自己按捏頭部,聽大總管羅四娘羅傾城匯報城里校場大營,和城外騎兵大營的事情……
聚將鼓一響,老窩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便有條不紊的開始了聚軍。
二十一姓家生子每家每戶十六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男丁,穿上家里的盔甲,拿起武器裝備,便往每戶小房頭聚集。
小房頭家長,退下來的各級管事,輩份高的老家伙,便會按照老祖宗留下來的規(guī)矩,挑選出戰(zhàn)人選。
說起來簡單,這里不可能沒有爭執(zhí),沒選上的不可能就這么心甘情愿的放棄不是?
小房頭聚集起來幾百人了,便一隊隊匯聚成曲,再成旅,成團,再成千人隊,三千人隊……
這中間的速度非常的快,因為一通鼓沒有到指定的位置,是會挨家法的。
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都是按照古陣法聚集居住的,一個七人小隊成型用不了十息。
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或者是自己的叔伯長輩,什么人在什么位置,從小就有演練的。
聽誰的,上級是誰,上上級是誰,每個千人隊的管事是誰,在哪里組成三千人隊,章法森嚴。
李氏壯奴聚集起來萬人隊,速度之快,比朝廷軍營里聚集起來萬人隊還快。
遼東回來的族人,跟著到老窩的遼東各族人,哪里見過這么多披甲執(zhí)銳的大軍?
他們既好奇又興奮的看著慢慢的匯集起來的幾萬大軍,眼睛里的羨慕,激動,向往,自豪~怎么也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