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石糧食運到前線,能剩下一千石糧食就算是好的,因為十萬軍隊打仗,吃飯的人最少也二十萬人。
然而戰(zhàn)馬所需要的糧草,是一個士卒的三倍以上。
歷史上因為缺糧而崩潰的軍隊數(shù)不勝數(shù),這也就襯托的霍去病沒有后勤就殺入草原幾千里的難得。
而隴西李氏集團(tuán)很不一樣,李氏族人無論男女老少都人高馬大,比外面的人高大健壯太多了。
李氏族人征戰(zhàn),那真的是男女老少齊動員,各項分工明確,李氏婦人并不比男人差,許多工作其實婦人做更合適,就不要說李氏婦人提起鐵槍也是一個合格的戰(zhàn)士。
都是從小就習(xí)武訓(xùn)練,聽得懂號角,看的明白旗語,進(jìn)退有度,聚散有法。
所以李氏壯奴行軍,根本就不需要輔兵,民夫運糧輔助。
隴西李氏集團(tuán)根本就不缺糧食,這五年來李俊花了天量的錢財,屯積了最少五百萬石糧食。
更喪心病狂的就是,李俊還開辦了工坊專門做高油高鹽的方便面,炒面,馕餅,各種各樣的罐頭。
不但如此,李俊還屯積了無數(shù)的牛,羊,豬,馬,各種各樣的咸魚干。
加上李俊弄出來的煤爐和煤球,使得李氏壯奴在運輸方面,輕便,快捷了太多太多了。
最喪心病狂的就是李俊讓墨家和公輸家族制造的四輪馬車,加上橡膠輪胎,這種專門運輸?shù)乃妮嗰R車,一輛可以頂老式馬車,牛車,雞公車十倍以上的運量。
為了這次搶地盤的戰(zhàn)爭,李俊在許多地方還建立了大型物流倉庫,方便和異族人貿(mào)易的同時,也不知不覺中就在各地藏了許多兵馬,建立起來了發(fā)達(dá)的情報系統(tǒng)。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句話幾千年來出現(xiàn)在了各種各樣的兵書戰(zhàn)策上,也被歷朝歷代的將帥奉為圭臬。
許多因為糧草輸?shù)魬?zhàn)爭,甚至是亡國的例子,最近的就是劉黑闥,往前就是楊廣征伐高句麗,活生生的就擺在眼前,這些都是李俊親眼目睹,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訓(xùn),不重視起來?
現(xiàn)在隴西李氏集團(tuán)傾盡所有的軍事力量搶地盤,這些分布在各重要位置的物資庫房,加上按照路程設(shè)置的兵站,糧戰(zhàn),各節(jié)點的李氏服務(wù)站,就成了完美的糧食運輸供給系統(tǒng)。
加上李氏壯奴行軍時押運的糧食,李俊根本就不擔(dān)心敵人切斷自己的運輸線。
打這么富裕的仗,李俊覺得還不保險,招募了幾十萬河北流民不說,還請了幾十萬遭了兵災(zāi)的長安城外的流民運輸糧草。
李俊想到蘇定方任李氏糧草督運大管事的這五年的安排,為李氏的糧食運輸做出來了巨大的貢獻(xiàn),于是對大總管羅七娘說:
“娘子,你賞賜蘇羅氏,蘇于氏全套頭面各一套,金手鐲七副,金簪七支,銀簪十三支。云錦五匹,云緞五匹,絲綢十匹,糧百擔(dān),錢三百貫。
蘇定方這五年來在糧草督運任上,任勞任怨,居功至偉。
他這五年來建立的運輸系統(tǒng),分段運輸法,給我們隴西李氏省下了許多花費,這些是賞賜他之前的功勞,并通傳上下六房族人。
對了,蘇定方是我們?nèi)拷姲仔盏诰欧康男》款^家長,大管事,一應(yīng)待遇要安排好。
他現(xiàn)在是二路軍行軍大管事兼前鋒官,大管事需要配備的二個一等侍女,四個二等侍女,八個三等侍女,十六個沒有品級的丫頭,婆子,三十二個跑腿,立馬就給安排好,供蘇羅氏,蘇于氏調(diào)遣先?!?/p>
“喏!”
李俊始終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他才不會像后世的那些妖艷賤貨一樣,巴不得員工付費上班。
就他給出的這些賞賜,一般的中型地主全家的財產(chǎn)加起來都沒有這么多,但是李俊覺得給出去一點也不心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