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
真的很重要,沒有秩序,人和野獸一樣。
甚至是比野獸還恐……
史書上一句:歲大饑,人相食。
如果處在現(xiàn)實中,那種觸目驚心的場景,能讓人永生難忘。
李俊在后世的時候,看到電視劇里一個大貪官對饑民,以及救災的理論。
剛剛開始的時候恨的牙癢癢,經(jīng)歷的多了,發(fā)現(xiàn)這個大貪官說的其實很有道理。
這個大貪官是辮子朝的和申,他認為饑餓的災民已經(jīng)不是人。
一斤米換三斤麩糠,是能救更多災民的做法,并且要在粥里摻沙子。
其實這個,李俊覺得自己是有發(fā)言權的……
從小就在孤兒院里長大的李俊,經(jīng)常去領救濟。
因為孤兒院里的孩子小,經(jīng)常領不到。
不是別人不發(fā),是孤兒院里的孩子搶不過那些生龍活虎的大爺大媽。
很多時候就算是孩子們拿到手的東西,也會被這些大爺大媽搶走。
而領救濟的很多大爺大媽的退休金,比上班的年輕人的工資多一二倍。
但是這群平時和學生搶籃球場,上了公交車和年輕人搶座位。年輕人不讓座不是打就是罵的神奇生物。對于搶免費的東西,那兇神惡煞的樣子,孤兒院里的孩子還真的不敢招惹。
沒有父母親人,大多數(shù)人都是有殘缺的孩子。不是沒有被大爺大媽辱罵毆打過。
而好心人發(fā)放的衣服,食物之類的東西。他們用不上,但是能換幾塊錢,這群大爺大媽就特別的開心。
而政府發(fā)放的一些褔利,李俊親眼目睹一個人,買了兩百塊錢的煙酒送禮,就為了領那三百塊錢的褔利……
慢慢的,李俊就覺得和大人說的一點也沒有錯,他是一個看透人心的高人。
這也就是他為什么這么容易就做小白臉的原因。
當富姨謝冰保住了孤兒院,并且重新修建。李俊就決定了,自己可以把命都交給她。
來到了唐朝,李俊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頂端的存在。
宏圖霸業(yè)對他沒有吸引力,他只想帶領族人們過上好日子,在能力范圍之內他不介意幫助更多的人。
畢竟前世的他,也是在國家和各種愛心人士的幫助下長大成人。
李俊不認為自己是什么好人,畢竟誰家好人會吃軟飯?
但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這樣的胸懷李俊認為自己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