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一番浸泡石灰水的折騰,幾乎是所有的人都筋疲力盡了。
等排隊打好了飯菜,覺得自己能吃一頭牛的眾人,端著比人頭大的木碗,隨意找一個地方蹲著,便開始狼吞虎咽的扒飯。
許多打掃戰(zhàn)場的流民從出生到來李氏莊子之前,從來沒有吃飽過,更別提吃肉了。
隋唐時期的平民百姓,一年要干二十天到一個月的免費勞役。
也就是租庸調(diào)制中的“庸”,他們可能是修一下家門口的河道。
也可能是去千里外的邊塞之地運送軍糧,修整破舊的城池。
這樣的話,來回的路程就要大半年。
那是不是代表著接下來的幾年,這個人就不用服徭役了?
只能說是想多了,自費干糧盤纏趕路的時間不計算在內(nèi)。
問題是干完了規(guī)定的時間,你還得拿到“完役證明”
(ps:這個當然不這么叫,反正就是當?shù)劁浭聟④?,開具的加印文書。)
往往很多時候人家隨口一句:“你們?nèi)グ殉峭獾淖o城河填平就完役了?!?/p>
然后就是被敵人射死,這樣的就可以回家了……
是的,這就是用來攻城的炮灰。
先秦到隋唐時期,打仗都是先用炮灰,概莫能外。
所以古代的軍隊,張口閉口號稱八十萬,百萬大軍。
其實是把輔兵營的工匠,服役的民壯加上。
再往大了說個三五倍,也就是傳說中的號稱。
事實上,古代的一萬軍隊。
披甲能有三千,馬匹五百,就是強軍。
蒙古人擄掠平民百姓,驅(qū)趕俘虜攻城,之所以被各種罵,其實是欺負他們沒文化,人緣也差。
他們之前的時候,這么干的人多了去了。
許多所謂的歷史名人,王侯將相。還干過用人肉當軍糧的事情。(ps:曹操就這樣干過。)
讓天下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次頡利可汗率二十萬騎兵南下。
人家還真的就二十多萬控弦之士,沒有用之前的慣例……“號稱”。
而之所以讓人覺得李俊腦袋有病,是因為他明明收攏了近三十萬流民,但是卻直接派出了族中壯奴硬剛頡利可汗的二十萬騎兵。
所有的人對于突厥人驅(qū)趕俘虜,和擄掠到的平民百姓充當炮灰,并沒有多么的憤怒。
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很正常,漢兒被當兩腳羊的時候才過去多久?
加上城墻上的君臣,有一個算一個,抓到的敵人炮灰消耗完了。
便驅(qū)趕自己的炮灰,他們都做過這樣的事情,而且還是不分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