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世世代代和草原異族作戰(zhàn),當然知道突厥人的戰(zhàn)法,也知道怎么對付突厥人。
現(xiàn)在突厥人繞著軍陣射箭,俗稱……“放風箏”。
這個戰(zhàn)法草原民族用了幾千年了,對付沒有多少騎兵的漢人軍陣,十分的有效。
一般的軍隊,面對排山倒海沖過來的騎兵,那如洪荒巨獸一樣的戰(zhàn)馬,似乎下一刻就能把你踩成肉泥的壓迫感,沒有多少軍隊能頂住這樣的壓力而不崩潰。
就算是精銳的軍隊,面對萬馬奔騰的騎兵不崩潰,但是騎兵只在弓箭射程外,呼嘯著轉(zhuǎn)著圈射箭。
自己身邊的袍澤一個個的倒下,你還拿對面的騎兵沒有辦法,這樣的心理壓力有幾個人能受得了?
如果你們軍陣想出擊,人家又策馬調(diào)頭就跑,你兩條腿也追不上四條腿的戰(zhàn)馬。
而但凡追擊的軍陣不整齊了,出現(xiàn)了裂縫,騎兵就會快速的沖上來,從這裂縫中撕開軍陣的口子,然后鑿穿軍陣。
而被撕開了口子的軍陣,步兵面對騎兵的下場只有一個,從無例外……
李氏先祖李陵當年用廂車,創(chuàng)造了步兵對付騎兵的奇跡,李氏族人怎么可能不傳承并發(fā)揚光大?
箭陣,是對付騎兵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弓箭手足夠多,突厥騎兵想要沖擊盾墻,不把盾墻前一里地面鋪滿尸體,是完全不可能的。
由于制造工藝的差異,突厥人和李氏壯奴的對射,完全就處于下風。
李氏壯奴采用的是五段擊,一波就五千支箭矢撲向在飛奔的突厥騎兵,而且還是后面的箭追著前面的箭矢,源源不斷的落在突厥人頭上。
遮天蔽日的箭雨中,還夾雜著“彭彭彭彭”八牛弩的發(fā)射聲音,突厥人完全就沒有還手之力。
而突厥人射向李氏壯奴軍陣的箭矢,如果不是直接射在面門或者是脖子上,根本就射不穿李氏壯奴身上的鎧甲。
有的就算是從甲葉縫隙中射穿了十鎧甲,也沒有辦法穿透里面的絲綢內(nèi)襯,大多數(shù)都是穿透第一層絲綢,然后被棉花擋住,沒有辦法射穿貼著衣服那層絲綢。
而刺猬一樣的李氏壯奴,身上插了好些箭矢,依然是張弓射箭的樣子,對突厥人的心理打擊才是致命的。
李氏壯奴好似是射不死的,帶給突厥人的絕望可想而知。
不過也是哈,自己頂著李氏壯奴的槍林箭雨,千辛萬苦踩著自己族人的尸體沖到了射程之內(nèi),終于可以和李氏壯奴對射了。
好嘛,對方好像是射不死的,身上都插滿箭了也沒事。
而自己這邊的族人,卻是被對方射成了刺猬,掉下戰(zhàn)馬被踩成肉泥。
多兇悍的人也會膽寒,潰敗也就再所難免了……
這個時候就完全體現(xiàn)了李氏壯奴,這種父子兄弟齊上陣的優(yōu)越性。
身邊的人都是叔伯兄弟,根本就沒有人會想著逃跑,李氏軍陣后面連督戰(zhàn)隊都沒有。
但是千多年來,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中,還沒有出現(xiàn)一個逃跑的人。
就算是家主不依族規(guī)把你全家斬盡殺絕,和你并肩作戰(zhàn)的都是你的叔伯兄弟,戰(zhàn)敗了他們一樣是一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