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熱臉貼了孫神仙的冷屁股,卻完全就不在意,轉(zhuǎn)頭便對著面前的紅燒牛肉面,發(fā)起了猛烈的進攻。
李俊前世是吃大米的南方人,今生穿越到了以面食為主的關(guān)中,口味變得十分的復雜。
現(xiàn)在的李俊一半的時間吃大米飯,一半的時間吃面食,由于他制定的隴西李氏糧食計劃,整個隴西李氏族人也都是這樣了。
至于吃不吃的慣大米的問題,這從來都不是問題,這個時代也沒有人會覺得這個是什么問題。
這個時代的人只會覺得吃不吃得飽是問題,好不好吃?吃不吃得慣?
李俊來到了這個時代十幾年了,他從來沒有聽到過有人問這個問題。
他之前賑濟流民,后來要立規(guī)矩,一句:“吃人者……死!”
李氏壯奴殺了近五千人,那個時候很多人都不服,撕心裂肺的罵他:“你一個含著金勺子出身的貴公子,沒有餓過肚子,怎么知道幾天滴水未進,整個胃都餓得縮成一團,撓心撓肺的滋味?
到處都是的餓殍我們不吃就餓死了,難道只能留著喂野狼嗎?”……
此外,李氏每天都有兩個人,煮幾鍋米飯喂幾百條猛犬,也是人們詬病他的地方。
李氏的白面饅頭,也是外人詬病最多的地方,因為想要面粉不發(fā)黃,只有減少里面的麩皮。
只要是有常識的人就應該知道,一百斤麥子出七十斤面粉,二十八斤麩糠,面粉就是白色的。
如果一百斤麥子,出粉率是七十五,八十斤的話,面粉就一定泛黃。
而這個時代的人,和后世養(yǎng)生專家鼓吹全麥面包營養(yǎng)不同,這個時代的人們吃全麥面粉,純粹就是他娘的這個時代的畝產(chǎn)低,大家都吃不飽,一年大半時間還要混合野菜充饑。
所以隴西李氏的白面,在現(xiàn)在的人們看來,就是該遭雷劈。
尤其是李俊不光把麩糠用來喂牲口,還他娘的拿好的糧食喂雞鴨鵝,李俊覺得大家叫他“敗家子”純粹就是因為他身份地位高,要不然指不定被天下百姓罵得多難聽。
李俊命族人南下,用船源源不斷的運回來大米,李氏族人也成了百越,南昭以及往南等小國的人們眼里的傻子。
李氏族人用珍貴的瓷器,布匹,換他們手里永遠也吃不完的糧食,和只是好看,會閃閃發(fā)亮卻卵用沒有的石頭,和那些軟的沒有多大用處的黃色石塊,沙子。
李氏族人含淚表示,百越的父老鄉(xiāng)親們太客氣了,真的不用可憐我們,用金沙換點我們的東西,還總是同情我們,太……太……太讓我們感動了,沒得說的,這個湯勺送給你了……
但是李俊還是吩咐人用大米做成了米粉,以及客家人的那種燙皮。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真的是耐儲存啊,味道也好。
行軍打仗的時候,和李氏生產(chǎn)的方便面一樣,是族人們最喜歡的軍糧了。
李俊吃的米粉,當然不是那種把大米磨成米漿,然后用簸箕蒸熟,然后切成粉條曬干儲存起來的那種干米粉煮的。
他今天吃的是現(xiàn)蒸的,另外還有客家人的那種,泡好的大米和韭菜一起磨出來的綠色米粉,以及和槐花一起磨出來的黃色米粉。
除了紅燒牛肉粉,李俊還吃了兩條里面卷著各種菜,和春卷類似的客家腸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