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有人想要改變這一野蠻的傳統(tǒng),但是所有的貴族都堅決反對。
是所有的貴族,不管大小都堅決反對,也會共同努力把提出改變這一條的人弄死。
因為這一條是壓制新興貴族,保持自己貴族地位的不二法門。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規(guī)定了各等級貴族,衣食住行的規(guī)定。
家將,家臣,親衛(wèi)的數(shù)量,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
事關(guān)家族生死存亡的時候,也就是和別的家族約斗的時候。
如果你人都找不齊,就算是別人滅殺了,也沒有任何人為你伸冤。
就比如別人找李俊約戰(zhàn),說什么時候雙方多少人,在哪里干仗來解決問題,贏了怎么樣……
如果對方出三千人,李俊沒有那么多人,只帶了一千人去,輸了也沒話說。
反過來也一樣,這就是一個家族的底底蘊,實力。
明朝的時候,由于衛(wèi)所制度的敗壞,將軍只能養(yǎng)家丁。
那個時候如果一個總兵有三千家丁,皇帝都不敢拿這個人怎么樣。
而這個時代的世家門閥,動則一郡之地的土地都是一家的,奴仆幾十萬。
彼此之間還相互聯(lián)姻,皇帝的廢立,也都由他們說了算。
比唐朝強大十倍的前隋,因為楊廣興科舉制度,要斷了世家門閥的根,這才丟了天下。
天下亂不亂,山東世家說了算。
作為一個世家門閥的族長,李俊太清楚這個時代的運行邏輯,所以他對“人多力量大”這句話深表認同。
縱觀唐朝的歷史,之所以府兵天下無敵,一場叛亂就丟掉了西域。
一切都是因為漢人太少了。
因為這個時代的漢人太少,許多打下來的土地,因為沒有人就沒有辦法開發(fā),守護。
落到一個家族,如果人少,便沒有辦法耕種更多的土地。
由于這個時代的糧食產(chǎn)量低,養(yǎng)活一家老小的土地面積就大。
這一切的一切,都必須要人多。
也是這個時代的人,無論如何都要多生孩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