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讓天下人知道兵家,墨家的風采。
這很好,少年人就該如初升的太陽,驕傲而熱烈。
你們不必擔心你們妹子的安危。
等下好好的看,好好的記錄。
從南北朝到今天,我活了一百年有余,見多了漢人的慘事。
今日,能親眼目睹我漢家少年郎。
會獵突厥可汗于渭水北岸。
何等痛快。哈哈哈哈……”
。。。。。。
突厥大營七里處,一座高十五丈的巨大木臺,就在突厥人的注視下,半天之內便立了起來。
今日這座木臺旗座上,立起來了一面大纛。
這面旗幟上沒有一個字,只有一只似乎是要擇人而噬的猛虎。
黑虎旗……
隴西李氏的標志。
突厥人的王帳里劼力可汗和十幾個萬夫長,正在聽使者的匯報。
劼力可汗其實早已經(jīng)有了退意,他算好了一切,唯獨算漏了會突然跳出來一個神經(jīng)病一樣的李俊。
所以,此時此刻的頡利可汗進退兩難。
就算是他想退兵,也沒有辦法說出口。
二十多萬人興師動眾的到了長安城外,如果沒有得到足夠多的好處,他怎么回去?
如果他敢開這個口,以后他哪里還有威望?
而繼續(xù)下去明顯的又不占優(yōu)勢。
他只能等,等一個退兵的理由。
戰(zhàn)是一定要戰(zhàn)一場的,至于怎么打?
這里面的學問就深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原來的歷史上,劼力可汗二十萬騎兵南下,就沒有遇什么大的抵抗力量。
劼力可汗唯一的錯誤,就是沒有打下長安城,為了財物就簽訂了渭水之盟。
雖然他得到了很多的財物和人口,同時也正是他的短視,從這一刻起東突厥也開始了滅亡的倒計時了。
但凡頡利可汗不顧一切的攻打長安城,就玄武門之變后的混亂局面,以及事變時十六衛(wèi)之間的廝殺,長安城絕對是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