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的駕照還沒下來,但他此刻十分想買車。
哪怕是一輛二手的五菱宏光。
從他家到縣城,足足要轉(zhuǎn)3趟車。
小路,山路,鄉(xiāng)道,國道,全都得走一遍。
六十公里的距離,沿路走走停停,不斷上人下人,最后竟然花了兩個多小時。
他是早上八點出的門,到縣一中的時候,已經(jīng)是十一點半。
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35度的天氣,車上唯一的制冷方式,是窗外吹進來的自然風。
這就是2008年,農(nóng)村的公共交通。
走進校門以后,他徑直往自己的班級走去。
高三年級是在第一棟教學樓,他們班又是在第一層,好記又好找。
他一邊走,一邊打量著周圍。
青磚、白墻、老樹、新花……好像和記憶里沒什么兩樣。
可他總覺得有一種陌生感。
準確地說,應(yīng)該是虛幻感。
就是那種看年代電影時,看到了不屬于這個時代場景的虛幻感。
“帆哥,你也太慢了吧!”
剛走到教室的門口,楊帆的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
他轉(zhuǎn)頭一看,是一個身材清瘦,長相秀氣的男孩。
男孩笑嘻嘻地說道:“昨天不是跟你說了嘛,讓你早來點。其他同學都把錄取通知書拿走了,就差你一個。老班已經(jīng)去飯店了,你的錄取通知書在數(shù)學老師那里,快去拿吧?!?/p>
楊帆當即反應(yīng)過來,他就是嚴學真。
“額,我剛下車,頭有點暈,數(shù)學老師的辦公室在哪來著?”
教室的位置他記得,但是老師的辦公室在哪,確實是忘了。
嚴學真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你這記性,也是沒誰了,我?guī)闳ィ ?/p>
隨后兩人往教學樓后的辦公樓走去。
到了以后,嚴學真半開玩笑地說道:“辦公室的位置你忘了,數(shù)學老師是誰你總記得吧?”
楊帆回道:“劉老師那么負責任的一個人,我當然記得。”
他們的數(shù)學老師名叫劉前進,今年59歲,馬上就要退休了。
而楊帆之所以對他記憶猶新,既跟劉老師教學認真、水平高超有關(guān)。
還因為他有一個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