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可以說艱苦至極。
而張世友,除了過年的時候露個面外,一年四季基本看不到人影。
不僅如此,他還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債。
每年的大年三十,都有一伙又一伙的人來上門要賬。
如果不是娘家人的幫助,楊愛蘭早就撐不下去了。
就這樣,她把孩子拉扯大,給公公婆婆送了終。
身體也累垮了。
近幾年,她時常生病。
頭疼腦熱,腰酸背痛幾乎成了常態(tài)。
這次就是晚上吹風(fēng)扇的時候,沒蓋好被子,受了涼。第二天一早,人就開始拉肚子,并且發(fā)起了高燒。
去醫(yī)院的路上,李秀英說道:“你二姑可憐,挑了個不靠譜的男人……其實她人很好的,你小時候穿的棉布棉鞋,都是她一針一針給你做出來的……
楊帆一邊踩自行車,一邊說道:“媽,我知道,你跟我說過。”
李秀英嘆了一口氣:“這女人吶,勤快也好懶也好,漂亮也好丑也好,都不是那么要緊。最要緊的是,千萬不能嫁錯了男人。不然,就等于是跳了火坑?!?/p>
她想起小姑子這些年的經(jīng)歷,既有心酸,也有埋怨。
當(dāng)年,她和楊金財明確表態(tài),不讓楊愛蘭嫁給張世友。
她甚至還在娘家找了一個當(dāng)老師的小伙子,準(zhǔn)備介紹給楊愛蘭。
可沒辦法,她把嘴皮子都磨破了,楊愛蘭就是不聽。
世事就是這樣,各人種下的苦果,終究還是要各人自己去吞。
楊愛蘭不聽勸說,不顧阻攔,那就得承擔(dān)這一切的后果。
她這個當(dāng)嫂子的,最多也只能在生活上偶爾幫幫忙。
……
到了醫(yī)院后,將車子鎖好。
楊帆左手提著雞蛋,右手拿著純牛奶,跟在李秀英的身后往住院部走去。
看到面容蒼白的楊愛蘭后,楊帆喊了聲“二姑”。然后老老實實地坐到一邊去了。
他不太習(xí)慣這種噓寒問暖的場面。
“嫂子,小帆,你們來了……我給你們倒水……”
楊愛蘭正準(zhǔn)備掙扎著坐起來,被李秀英一把按住了:“哎呀,都是一家人,還這么客氣干嘛?你躺著好好養(yǎng)病,要喝水我們自己會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