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賣出去了四部手機(jī),掙了3800。
第二天賣了三部手機(jī),掙了2500。
第三天賣了六部手機(jī),掙了5200。
正是日進(jìn)斗金、干勁十足的時候,出事了。
第四天的早上,楊帆和李秀英來到店門口,被面前的情景嚇了一跳。
卷簾門被人從中間,剪出了一個籮筐般大的洞,一個成年人可以很輕松地鉆進(jìn)去。
里面的玻璃柜臺稀里嘩啦碎了一地,桌椅板凳全都被掀翻,墻上還有一排鮮紅醒目的大字——【不關(guān)門,我殺你全家!】
李秀英當(dāng)時就喊了出來:“老天爺,這是哪個打短命的,干的缺德事?”
楊帆默默地把地上的玻璃清出去,然后把東西扶回原位。
墻上的威脅他不怕,那是嚇唬小孩子的。
真正會殺人全家的狠人,都是?一言不合就操刀子。這種下作事,人家干不出來。
他煩的是,即使遭受到了侵害,自己也沒有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
而且這樣的事,如果隔三差五來一回,那這店就沒法開了。
楊帆本打算報警,可想了想又放棄了。
沒有監(jiān)控的年代,這種事情,警察即使立案,多半也查不出什么東西。
更何況,他除了門和玻璃柜臺被損壞外,并沒有少東西。以損失金額來看,大概率達(dá)不到立案的標(biāo)準(zhǔn)。
李秀英咒罵了一通后,恨恨地說道:“小帆,你最近有沒有得罪人,知不知道是誰干的?”
楊帆搖了搖頭。
從莞城回來后,他不是忙開店的事情,就是幫楊金財干活。
既沒在外面閑混,也沒跟人吵過架。
得罪人的事情他肯定沒干過。
不過對于這件事,明面上雖然沒有證據(jù),但是他心里卻有一些猜測。
開店以來,別看他一天才賣幾部手機(jī),可實際上利潤很是豐厚。
短短幾天就掙了一萬多塊錢。
這些錢原本都會被鎮(zhèn)上那些,開手機(jī)店的人掙走?,F(xiàn)在他來了,把生意搶了過來。
被人記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他心里有數(shù),這事,十有八九就是他們干的。
同行是冤家,自古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