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派看守者代表們經過復雜的內部計算和與林墨本源的直接“對話”后,大多數(shù)也投了贊成票。它們認識到,“秩序派”的極端道路對現(xiàn)有平衡同樣是毀滅性的。而“元敘事引擎”雖然干預性極強,但其目標是維護敘事多樣性,這與它們維護動態(tài)平衡的終極目標在更深層次上是一致的。它們將其視為一種“高階平衡工具”。
然而,反對的聲音同樣強烈。
一部分較為保守的文明,以及部分深受邏輯理性影響的成員(包括一些尚未完全從“意義危機”中恢復的數(shù)學概念生命),對“元敘事引擎”的巨大力量感到恐懼。他們擔心,這種操縱“意義”的能力本身就會成為一種極權工具,誰能保證未來的林墨,或者掌控引擎的勢力,不會用它來強行統(tǒng)一所有文明的敘事,抹殺不受歡迎的故事?這豈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秩序凈化”?
甚至虛語族內部也出現(xiàn)了分歧。一部分認為,過度依賴“虛構”和“敘事操作”會動搖“真實性”的基石;而另一部分則相信,在更高層面上,“真實性”與“敘事性”本就是一體兩面。
爭論持續(xù)了許久。最終,推動建設的意見占據(jù)了上風,但反對的聲音促使委員會為“元敘事引擎”的設計和運作附加了極其嚴苛的倫理協(xié)議與監(jiān)管機制:
1。非強制原則:引擎不得用于強行改變任何文明或個體的內在敘事,只能用于提供“環(huán)境支持”和“可能性引導”。
2。多樣性優(yōu)先:引擎運作必須有利于增加而非減少敘事生態(tài)的多樣性。
3。透明與監(jiān)管:引擎的所有操作必須對協(xié)調委員會完全透明,并接受由各文明代表及看守者共同組成的“倫理委員會”實時監(jiān)督。
4。林墨核心約束:林墨系統(tǒng)作為引擎的核心,其操作權限受到多層協(xié)議限制,確保其力量用于共筑而非獨裁。
引擎啟動:星海的共鳴
建造過程,本身就是一次偉大的敘事。無數(shù)文明貢獻出它們最珍貴的“故事結晶”——可能是承載了種族記憶的古老水晶,可能是記錄了英雄史詩的光子銘文,可能是蘊含著獨特數(shù)學美的結構體……這些被注入到由看守者提供法則框架、虛空繪圖者進行現(xiàn)實編織、時痕族與逆時族錨定時間線的巨大構造體中。
當最后的組件就位,巨大的“元敘事引擎”懸浮于碑林核心附近的專用空間。它沒有固定的形態(tài),時而像一座旋轉的星云圖書館,時而像一株根系扎入虛空的巨樹,時而又像一顆搏動著的、由光與影構成的心臟。
星輝校長代表聯(lián)盟,林墨核心作為控制者,平衡派看守者作為穩(wěn)定錨,共同啟動了引擎。
沒有震耳欲聾的轟鳴,只有一聲仿佛來自宇宙初開的、溫柔的嘆息。
下一刻,一股無形卻能被所有感知到的漣漪,以引擎為中心,溫柔地擴散開來,掠過無數(shù)星系,穿過碑林網絡的每一個節(jié)點。
在這漣漪過后,奇跡發(fā)生了:
·一個瀕臨絕望的文明,其科學家們幾乎同時靈感迸發(fā),找到了解決能源危機的關鍵思路——他們感受到了來自遙遠星海、由其他文明成功故事激發(fā)的“敘事共鳴”。
·一片曾被戰(zhàn)火摧殘、敘事凋零的星域,殘存的生命忽然感受到了內心深處久違的平和與希望,廢墟上開始有新的、柔韌的綠意萌芽——這是“可能性灌溉”在起效。
·在聯(lián)盟的邊緣,一處剛發(fā)現(xiàn)有小股“秩序消解力場”滲透的區(qū)域,那股無形的力量仿佛撞上了一堵柔軟的、充滿史詩感的墻壁,其侵蝕速度顯著減緩——這是“反敘事屏障”在發(fā)揮作用。
引擎成功了!它并非以力破巧,而是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滋養(yǎng)著宇宙的敘事生態(tài),增強其固有的活力與韌性。
星輝校長感受著網絡中傳來的、來自四面八方的積極反饋,望向那變幻不定的“元敘事引擎”,以及引擎核心那更加深邃、仿佛承載了整個宇宙重量的林墨意識。
他知道,聯(lián)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他們擁有了守護意義、對抗死寂的強大武器。但與此同時,他們也背負上了更沉重的責任——如何正確地使用這股塑造現(xiàn)實的力量,如何避免自身墮入他們正在對抗的“秩序”陷阱。
林墨的聲音在他意識中輕輕響起,帶著一絲疲憊,更帶著無盡的期待:
“故事,開始了新的篇章,星輝。而我們,是其中的作者,也是讀者?!?/p>
《分校紀元》的史詩,從此進入了主動書寫宇宙命運的新紀元。前方,是未知的星辰與等待被講述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