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立刻出門,步行前往三個街區(qū)外的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在超市入口處,正在舉辦一個促銷活動——“購物滿188元,即可參與幸運大轉盤抽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推演畫面顯示,他會在這個活動中,“恰好”抽中二等獎——一臺價值標注為4999元的最新款平板電腦。
而整個鏈條中最關鍵、最微妙的一個節(jié)點在于:他需要在大約十五分鐘后,到達超市門口時,在旁邊的報刊亭,“順手”買一份當天的《江城晚報》。那份晚報里,會夾著一張這家超市本次活動的彩色宣傳單。而重點在于,這份宣傳單的特定印刷批次(或許是油墨濃度、或許是某個不易察覺的編號),與抽獎箱中某個特定區(qū)域的獎球分布,存在著某種極其微妙的、不為人知的關聯(可能是獎球投放時的一個極小偏差,或轉盤機械的微小瑕疵)。這個關聯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計,但在編輯器精確到毫秒的推演下,成為了一個可以利用的“漏洞”。
整個路徑看起來合情合理:他去超市購買日常所需(這本身是正常行為),參與超市公開的、面向所有顧客的促銷活動(機會均等),最終憑借“運氣”中獎。編輯器需要進行的干預被降到了最低——僅僅是在無數可能性中,引導他“選擇”在特定時間買一份特定的報紙,從而觸發(fā)后續(xù)一連串的“巧合”。這種干預,更像是在概率的河流中,輕輕推了他一把,讓他流向那條早已存在、只是不易被發(fā)現的支流。
推演結束。林墨深吸了一口氣,感覺大腦有些微微的疲憊。1單位能量的消耗讓他有些肉疼,這已經是他目前能量的四分之一多了。但相比直接博取彩票那虛無縹緲的概率,這個方案看起來可行得多,路徑也更“自然”,理論上引發(fā)的因果擾動會更小。
【推演路徑確定。預計因果擾動等級:輕微。行為邏輯自洽度:高。執(zhí)行成功率:89%?!?/p>
干了!
林墨不再猶豫。機會稍縱即逝。他立刻關掉電腦,穿上外套,拿起那把舊傘,走出了房門。夜雨已停,空氣清新冷冽,帶著深秋的寒意。他按照推演的指示,步伐穩(wěn)定地走向超市。
十五分鐘后,他準時到達超市門口。旁邊的報刊亭亮著燈,當天的《江城晚報》還剩下厚厚一疊。他走過去,付錢,買了一份。翻開報紙,果然,里面整齊地夾著那張彩色的超市促銷傳單。他仔細看了看傳單上的活動規(guī)則、獎品設置(二等獎確實是那款平板電腦),以及截止日期,一切與推演無異。
他平靜地走進超市,推了一輛購物車。他并沒有急切地直奔抽獎處,而是真的開始選購一些生活必需品:紙巾、洗衣液、一些耐儲存的食品。他需要讓這次購物行為看起來真實自然。很快,購物車里的商品總額超過了188元。
來到抽獎處,那里已經圍了幾個人,帶著好奇和期待轉動著那個紅色的、分成無數小格的大轉盤。獎品從謝謝惠顧到一等獎(一臺冰箱)不等。輪到林墨時,他將購物小票遞給工作人員核實后,獲得了抽獎資格。
他站在轉盤前,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用力轉動。而是按照推演中那種玄妙的“感覺”——伸出手指,輕輕撥動了一下轉盤的邊緣,力度控制得恰到好處。
轉盤開始旋轉,彩色的格子模糊成一片。周圍的目光都聚集過來。林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盡管他“知道”結果,但這種親身參與的感覺依然令人緊張。
轉盤的速度逐漸慢下來,指針劃過一個個“謝謝惠顧”,劃過幾個小獎區(qū)域,最終,在周圍一陣低低的驚呼聲中,顫巍巍地停在了標注著“二等獎”的格子上!
“恭喜這位先生!”工作人員高聲宣布,從柜臺下拿出一個嶄新的、印著平板電腦圖片的盒子,“抽中二等獎,價值4999元的炫彩平板電腦一臺!”
羨慕的目光從四周投來。林墨心中長長舒了一口氣,一股巨大的成就感混合著對編輯器威能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但他臉上卻盡力維持著平靜,甚至擠出了一絲恰到好處的、中獎者該有的驚喜表情。他接過那個沉甸甸的獎品盒,在登記表上簽下自己的名字和電話。
整個過程順利得不可思議,仿佛命運真的在這一刻向他微笑。
然而,就在他辦理完手續(xù),抱著盒子走出超市自動門,心中那根緊繃的弦剛剛稍有放松的剎那——
異變突生!
一輛騎得飛快的共享單車,像是完全失控了一般,毫無征兆地從側面的人行道上猛地斜沖過來,徑直撞向了他!林墨的全部注意力都還在中獎的興奮和對編輯器的思考上,根本來不及反應!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