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彭縣到津海府城,大概有四百多里路,周家莊這伙人,整整走了四天半。
尋常隊伍可走不出這樣的速度出來,畢竟偶爾還要繞開官路,行走在幾乎沒路的,荒野小道上。
可為了一天能吃上兩頓飯,周家莊這伙人簡直拼了。
早上,老老少少要求楊四和周易軍帶著他們晨跑,必須跑足一個時辰。
其實是必須十點之前,趕到粥廠。
吃飽喝足后,趕緊上路,繼續(xù)小跑一會兒,累了就換人拉車,反正家家戶戶都有板車。
歇腳,那就算了!
都能到板車上換班歇一會兒,再不行就蹭一蹭牛車和驢車,讓趕車的下來歇歇屁股,坐一天也挺累的。
合理安排,可不是為了那口吃食,都急著趕去海灣呢!
這都已經(jīng)從初秋走到寒冬了,一直在路上走了四個多月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必須快點結(jié)束,所以趕路要快。
也就是剛好,下午還能趕到粥棚混一頓罷了。
以上是周家莊大多數(shù)人的想法,都還是挺默契的,畢竟同吃同睡好幾個月了,磨合出來了共同思想,也不出格。
津海府府門前,周家莊人全部停歇在了城墻邊。
今兒必須歇個腳了,可惜津海府不給難民穿城而過,不然大家伙兒都想去津海府溜達(dá)一圈兒。
周言郎要帶幾個人去一趟公主府,他要去公主府討債!
那么多的肉和山珍,還有一百多匹馬錢,得去要回來,至于鹽巴的錢,給不給的不能掛在心上。
私鹽這事,從古到今,哪怕到后世,都不是私人能買賣的。
何況是賣給公主府,敢大咧咧的要鹽錢,那就是將刀子遞到別人手了,好不好的就能沖心口捅一刀。
周言郎本想連著林奕可和三小只,都帶到津海府溜達(dá)一圈的,他著實怕林奕可娘三沖撞了古代權(quán)貴,臨走前歇了帶他們溜達(dá)的想法。
周言郎帶著一伙人,駕著牲口車,去了津海府。
湯村長和牛篩子也沒跟著去,幾個牛馬販子都能讓兩人腿腳發(fā)麻,別回頭見到公主府管事奴才,兩人在直接跪了。
穆浩空給他帖子還是蠻好用的,周言郎只是將那帖子拿出來,守門的將士或許都沒看清楚,揚手一揮,就給他們放了行。
三十幾個漢子架著牲口車,跟著他浩浩蕩蕩進(jìn)了津海府城。
周言郎將他大哥和三個弟弟都帶上了,當(dāng)然少不了將趙易軍和馮宇那十幾個漢子,另外周三郎四個大小舅子和楊三洲,也被周言郎點了名。
額外帶上了林家兩兄弟和高斯年,總歸不能都帶一些莽夫進(jìn)城,讀書人或許用處更大。
公主府和梁王府都在朱雀路上,朱雀路北側(cè)的梁王府,是藩地規(guī)制的核心所在。
朱漆大門寬達(dá)兩丈,門釘按親王儀制排設(shè),鎏金匾額由御筆題寫,兩側(cè)石獅披鬃含珠,氣勢沉雄。青磚院墻高逾兩丈五,墻頭覆綠琉璃瓦,檐角獸吻俱全。
公主府在梁王府西邊,依“皇姐居藩地”特例而建,規(guī)制略遜卻不失體面。
大門寬丈八,銀漆匾額襯著描金紋飾,石獅垂耳撫球,姿態(tài)溫婉。院墻砌以青灰磚,高兩丈,覆素面灰瓦,唯有檐下懸著的九只銅鈴,是梁王特意按宮廷樣式所置。
通往朱雀大街正中的是承天街,馬路寬闊是津海府政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