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還有什么活要安排的?明天就剩苫茅草的活了,表叔和篩子姑父盯著就行?!?/p>
周三郎說啥明天都要跟著去領救濟糧的,能沒白天黑夜跟著大家伙兒一起干了兩天活,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說實話,躲活現(xiàn)在不是最重要的,都安家落戶了,這會去了安置點應該可以拿到戶籍名帖,
周三郎想去嵐山鎮(zhèn)瞅瞅,懷中的兩根百年人參都揣了兩三個月了,他想去問問價,甚至想去一趟津海府將兩顆人參出手了。
周言郎瞥了眼周三郎,沖楊四和周易軍擺擺手。
“你們都不能去,明天就讓十多個半大孩子跟我一起去。這山谷不安全,你們都走了,萬一山上下來猛獸呢?
特別是山泉池那里,你們都多注意點,等我回來看看能不能做點防范措施?!?/p>
楊四和周易軍兩人倒是沒有多余想法,都沖周言郎點了點頭。
湯村長和牛篩子眼中多了一抹擔憂,兩人忍不住瞅向了石頭房后的大山。
他們突然覺得苫好的石頭房也不香了,住在這山谷中妥妥的跟猛獸做了鄰居,以后村里的男人還能天天待在家中,哪里也不去了嗎?
山下那么多荒地,據(jù)說荒草下都是肥沃的黑土,兩年就可以養(yǎng)成良田,而且海灣這兒的溫度那是可以種兩季糧食呢!
兩老頭深深對視了一眼,又開始操心了起來。
湯村長和牛篩子兩人的眉眼官司,周言郎沒去理會,轉身去找了林元。
周言郎跟林元說起燒窯的事時,說起《景德鎮(zhèn)陶錄》的來歷,只能胡編亂造。
他明知道林元不會起疑,他還是說得有模有樣。
“那書啊,是我早年偶然得的老物件,原是江南那邊一個世代做陶瓷的世家傳下來的,里頭記的全是實打實的燒窯訣竅。
明兒出發(fā)前我讓大寶娘給你送過來,不要說是我給你的,就說是你偶然間得到的。
大寶娘今天搭了一個土窯,能不能成,還不知道。
明天你去找湯村莊喝牛篩子,帶他們一塊去看看,就讓他們兩人去選村里能燒窯和做陶坯子村民。
你只負責告訴他們書中寫了什么就好,讓他們自己去摸索?!?/p>
一本《景德鎮(zhèn)陶錄》徹底將林元這個大舅子收買了,當然他也確實是在為林家處境考慮。
林家畢竟是讀書人家,現(xiàn)在既然都安家落戶了,林平那點破事必須翻篇。
而想讓大家伙兒,以后不再想起林平那點破事,就要讓他們都欠點林家的人情。